“作為農業大省,黑龍江在發展主要農作物誘變育種方面具有很好的基礎,并已取得不少成果。”“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主要農作物誘變育種項目總負責人、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錄祥在近日召開的項目中期進展交流會上做出這樣肯定。
誘變技術是農作物種質創新和品種改良的有效途徑和方法,該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已有80多年的歷史。利用誘變育種技術能夠誘發各種有用的突變基因,產生自然界稀有的或者用一般常規方法難以獲得的新類型、新性狀、新基因,為育種提供寶貴的原始材料。由于具備創造育種親本材料的高效性和多樣性,誘變育種一直是國際原子能機構大力提倡并支持的一項現代育種技術,我國在創造優化新方法新技術、創造具有重大應用價值的突變新種質、新材料上取得了豐碩成果。
黑龍江省農科院是全國開展農作物誘變育種較早的單位之一,自“七五”時期就開始參加全國攻關項目受到立項支持,并持續支持至今,陸續培育了一批優良的作物新品種,如“龍輻麥”小麥新品種、“黑農”大豆新品種、“龍育”玉米新品種、“太空椒”蔬菜新品種、“農菁”牧草新品種等都已經大面積推廣,為我省糧食增產和農業提質增效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這些農作物新品種的育成,從細胞學、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學等方面,剖析了誘變引起的農作物遺傳變異,從而為農作物誘變育種提供了真實可靠的理論依據,證實了誘變育種的可行性。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