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真情扶貧“當家人” 群眾心中“村里人”
真情扶貧“當家人” 群眾心中“村里人”
農業網   時間:2019/4/11 8:44:00  來源:河北新聞網  閱讀數:356

  春天的壩上萬物復蘇,河北張北縣二臺鎮代家村互助養老幸福院的長廊里,老人們曬著太陽、聊著天,生活愜意。如今的代家村干凈整潔,馬路寬闊平整,與一年前判若兩樣。代家村的變化跟一個扶貧干部的到來密不可分,他就是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政策法規處處長、駐張北縣二臺鎮代家村*書記毛紅領。駐村一年,他成了代家村老百姓*信服的人,成了他們心中的“村里人”。
  
  代家村是深度貧困村,自然條件差,貧困程度高,產業基礎弱。全村人都是靠天吃飯,人均耕地只有5.2畝。土地鹽堿化、灌溉能力差,種植青玉米、莜麥和胡麻,每畝收益不足300元。尤其是常住人口、建檔立卡人口、未脫貧人口中60歲以上的達到50%以上。
  
  去年3月,毛紅領剛到村就迅速展開工作。針對村民反映的村里路況太差,雨雪天氣出行困難問題,毛紅領來村的*件事就是提升村里的人居環境。毛紅領組織村小組長及村民代表召開了村內小型會議,制定了一年一變樣、三年大變樣規劃。一年基本實現了“六化”:硬化通村道路1.6公里。通過亮化工程安裝太陽能路燈100盞。實施村莊綠化32.21畝,種植樟子松667棵、旱柳樹1066棵。美化村莊,實施貧困戶危房改造,配備垃圾車1輛、垃圾收集箱20個,設置公益崗位,定期清運垃圾。凈化村莊,翻修機井房,安裝飲水過濾設備,對153戶進行了廁所改造。村莊信息化,為93%的農戶接通寬帶和IPTV,在全村安裝大功率無線AP設備,實現公共區域WiFi全覆蓋。為了讓村民能夠強身健體,還整修2500平方米的村民廣場,安裝體育器材,支持村民健身。
  
  要想脫貧就得發展產業。毛紅領針對傳統作物胡麻、莜麥經濟效益低的情況,引導農民種植市場稀缺的高端作物——藜麥,堅持以有機方式生產,在此基礎上建設藜麥加工廠,并以訂單方式銷售,通過調整種植結構改善供求關系,把一二三產依次升級的附加值留給農戶。2018年全村種植了361畝藜麥,為群眾直接創收86萬元,間接帶動95戶村民通過土地流轉增收9.3萬元。
  
  毛紅領還調整養殖結構,引導村民養殖肉牛,開辟新的致富道路。他邀請專家到村組織了養殖培訓班,去年上半年建設肉牛養殖基地,試驗養殖200頭*成功,育肥期四五個月,每頭盈利2000元。
  
  在毛紅領的積極努力下,去年上半年,代家村新建38千瓦屋頂式光伏電站,下半年配合完成國容公司大光伏扶貧電站的啟動和建設,投資5億元10萬千瓦的大光伏項目落戶該村和臨近的波羅素村,進一步增加了村集體收入。
  
  以代家村卓紳旅游度假村為龍頭,發展草原風情游。2018年,代家村接待游客9萬余人,實現營業收入200余萬元,吸納30余農民、30名勤工儉學大學生就業,其中吸納本村11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業,人均增收5100元。
  
  一年來,代家村實施了33個扶貧項目,26戶48人順利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0.16%,貧困人口人均年收入由3407元提高到6761元,同比增加98.4%。去年年底實現全村脫貧出列。
  
  代家村空心率高達58%,村里60歲以上的老人居多,且普遍沒有人照顧。為了破解這個難題,毛紅領借鑒外地先進經驗,捆綁使用危房改造資金,在民政部門的幫扶下,建起了代家村互助養老幸福院。目前,首批20戶貧困老人已入住。如今,代家村互助養老幸福院已成為張北縣農村養老的一張名片。
  
  冒雨為村里跑項目,頂著烈日幫村民種莊稼,不分晝夜為代家村忙碌著,村里的大事小情都認真對待,真心實意為村民操心。一年多來,毛紅領慢慢地變成了代家村的一成員,成了地地道道的“村里人”。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huhaona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