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臺灣媳婦鄭秀玉種瓜記:一棵瓜苗起步 助建“西瓜之鄉”
臺灣媳婦鄭秀玉種瓜記:一棵瓜苗起步 助建“西瓜之鄉”
農業網   時間:2019/4/11 9:35:00  來源:福州晚報  閱讀數:533

  “你看,借助物聯網,只要一部手機,棚溫度、濕度數據就一目了然,遮陽、降溫可一鍵操作。”近日,站在福州昌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瓜棚里,該公司董事長鄭秀玉向記者講述起種瓜故事。

  30年前,連江丹陽西瓜有“三少”——品種少、產量少、瓜農少;30年后,這里的西瓜皮薄汁多、甘甜爽口,受到兩岸食客的一致好評,丹陽還榮獲了“中國西瓜之鄉”的美譽。

  從一棵瓜苗起步

  助建“西瓜之鄉”

  好企育好瓜。

  位于連江丹陽鎮山邊村的福州昌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知名育苗企業。成立于2013年,前身是連江縣裕友種苗圃,由臺商張鎧鑛和大陸妻子鄭秀玉一起創辦。它從一棵瓜苗起步,做成了如今的現代農業示范基地。

  張鎧鑛出生于臺灣花蓮農家,自幼跟著父母在田間學習,起初覺得務農辛苦,讀了機械工程科。1996年,他來榕投資不銹鋼產業后,遇到了出生于連江廖沿鄉的妻子,現在已把福州當成了家園。

  “一個姑娘家怎么會種瓜?一開始,老鄉并不看好我們。”鄭秀玉回憶道,“我們就免費贈送,挨家輔導,頭幾年是虧本生意。”

  據當地瓜農介紹,在以前,西瓜怕重茬,重茬易得病、產量低,因此要年年換地,跟“游牧”一樣。

  然而,鄭秀玉的嫁接苗種成功解決了這個問題。西瓜連年豐收,曾經的“吃瓜群眾”也紛紛認購。

  “早晨6點起床,到田里逛一圈,一直忙到晚上。”經歷臺風、霜凍等考驗,鄭秀玉沒有放棄,辛勤耕耘著她的瓜園,成了“種瓜達人”。

  之后,公司投入1000多萬元,引進先進技術,建成智能育苗溫室大棚4000平方米,示范基地80畝,培育西瓜、苦瓜、番茄、辣椒、茄子等各種瓜果蔬菜,每年為市場提供種苗1500多萬株,成為福建省現代農業集約化育苗生產基地。

  走進公司的播種室,記者見到了兩條滾筒式蔬菜花卉精量播種流水線。昔日的手工播種,被現代化的播種設備取代。*峰的時候,一條流水線可以實現每小時播種1200盤。

  這些種子被送入公司的大棚中,在合適的溫度、濕度、光照等條件下發芽。記者隨后又來到嫁接室。工人們將優質的番茄種苗,嫁接到抗青枯、黃枯、根腐的砧木上,并通過套管固定。嫁接后的種苗會重新送入大棚養護15天,長成健壯的小苗,再交給訂戶。

  張鎧鑛告訴記者,以前農民自己播種、自己嫁接,因為技術和條件的不足,成功率很低,而采用上述方式,再配合公司的專業化指導,成功率大大提高,種植成本大大節省。

  鄭秀玉公司的發展,是丹陽西瓜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當地政府切實把“丹陽西瓜”品牌做大做優、做響做強,從育苗、栽瓜、護瓜、賣瓜等各個環節做好服務。經過幾十年發展,丹陽已成為全省西瓜種植大鎮,每年種植西瓜超過3000畝,并在2014年榮獲“中國西瓜之鄉”的美譽。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gll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