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廣西靖西市已經讓人感受到些許炎熱。南坡鄉養蠶大戶黃文學又開始忙碌起來,他家小蠶共育室今年*批小蠶已經孵化出來,再過幾天就分發給蠶農養殖。
“初養蠶的蠶農,只要他們愿意,都可以在我們家進行為期15天的培訓,在我們家吃住,我手把手教他們。”黃文學說。
黃文學利用自家住房打造“農家課堂”,開設教學點和學員食宿點,對學員進行小蠶共育技術、桑園護理、蠶房蠶具消毒方法、桑園管護等實用技術培訓,幾年來已舉辦培訓班50多期,培訓群眾3000多人次。
近年來,靖西市把產業培育作為脫貧攻堅的治本之策,重點培育烤煙、水果、桑蠶和養豬“三種一養”產業,出臺《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育工程實施方案》和《創業致富帶頭人激勵政策》,挖掘各鄉鎮產業致富能人,對有意愿發展產業、肯帶頭的致富帶頭人有計劃、分批次進行培訓,實現每個村培育3至5名的產業致富帶頭人,全市共選定產業致富帶頭人614人。該市依托產業能人,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412個,采取“基地+能人+農戶”的發展模式,帶動貧困戶發展農業產業。
2018年底,靖西市果園總面積達16.5萬畝,產量4.7萬噸,產值2.1億元;桑園總面積14.7萬畝,產值2.6億元;烤煙種植面積6.17萬畝,產值1.74億元;生豬存欄29.04萬頭。全市貧困戶參與發展特色產業3.52萬戶,特色產業貧困戶覆蓋率為91.5%。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