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就貴州省農業高質量發展形勢、面臨的困難等問題,記者對貴州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貴州大學西南山地研究中心副主任、人口與貧困研究所所長李曉紅進行了專訪。李曉紅認為,我省農業高質量發展優勢明顯,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會面臨重重桎梏,需要挨個突破。
李曉紅說,我省農業高質量發展,優勢比較明顯。一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農業高質量發展,相繼出臺多項文件、規劃,政策支持力度大;二是我省的立體氣候、立體地貌孕育了豐富的生物資源,生態資源有優勢;三是經過多年持續發展,我省特色優勢產業迅速發展壯大、現代農業發展的平臺和載體逐步建成、農產品知名品牌不斷培育形成,為農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交通區位優勢越來越明顯,為我省農業高質量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談到農業發展的成就,李曉紅說,我省充分挖掘立體氣候、生態資源,農業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十二五”以來,全省生態畜牧業、蔬菜、茶、精品水果、馬鈴薯、中藥材、特種水產、特色雜糧等優勢產業迅速發展壯大,茶園、辣椒、薏苡、火龍果和刺梨種植規模做到全國*。2016年出臺了《貴州省“十三五”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發展規劃》,根據各地不同特點,因地制宜布局、科學發展山地特色高效農業,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發展。
看到優勢的同時,更要清醒地認識困難。李曉紅說,我省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滯后,耕地碎片化,耕作成本高,灌溉性水源工程缺乏,市場、冷鏈物流、農產品加工等配套設施不全;產業發展水平待提高。雖然茶、薏仁等產業面積位居全國*,但產業鏈有待延長,畝均產值尚不理想;而精品果業、中藥材、特色雜糧等產業需要擴大規模、提質增效。同時,還存在農村勞動力水平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力不強,數量少、規模小、實力弱,產業化經營水平和農民組織化程度偏低,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參差不齊,服務水平和能力有待提高等諸多難題。
農業高質量發展,科技是核心,人才是關鍵。李曉紅說,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一方面要加大人才和科技投入,另一方面要科學營銷農產品。對有市場競爭力的特色農產品,應加強技術支持體系建設,建立持續資助機制,支持和鼓勵農技科研人員建立數據庫,提出本土化解決方案,切實為特優農產品提供技術支撐。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