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代耕代種讓閑置田變“金土地”
代耕代種讓閑置田變“金土地”
農業網   時間:2019/4/12 10:22:00  來源:四川農村日報  閱讀數:363

  近日,在樂至縣涼水鄉金光村、三河咀村等地的代耕代種水稻基地,為趕在春耕季節按時完成插秧,挖掘機正在田間忙碌作業,進行田型調整。
  
  樂至地處丘陵地區,耕地多為高低不平的梯田及小塊,難以實現機械化耕種。通過田型調整,農戶們的小田將變為大田,田塊形狀變規則,促進了農業規模經營和機械化作業,讓閑置土地煥發出新的活力。
  
  “涼水鄉有農田6100畝,2017年能滿栽滿插水稻的不足3000畝。三河咀村的7個組由于河道堵塞,碼口垮塌,閑置田達150余畝,常年無人耕種。”談及過去的農田耕作狀況,涼水鄉鄉長蔣合文心疼地說。
  
  為此,涼水鄉黨委、政府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在金光村、三河咀村等地探索出閑置耕地“代耕代種”產業扶貧新模式,不但解決了農村耕地閑置現象,而且實現了村集體經濟零的突破。
  
  三河咀村村主任、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理事長羅良杰告訴記者,2017年上半年,三河咀村利用閑置耕地 “代耕代種”,通過“支部+協會”運作模式種植海椒、榨菜、中藥材共計30余畝,實現集體經濟收入1.5萬余元;金光村種植海椒、榨菜、花生共計30余畝,實現集體經濟收入1.3萬余元。
  
  “從*年的情況來看,農戶通過務工掙了錢,對代耕代種模式十分認可,但從村集體經濟角度看,經濟效益并不高,除去人工費所剩無幾。”蔣合文說。
  
  2018年3月,為鞏固閑置耕地代耕代種產業扶貧新模式成果,三河咀村實施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將該村7個組的田由村集體經濟組織集約化經營,打破四至界線,調整田型,適應機播、機收新模式,獲得全面成功。
  
  據統計,2018年三河咀村“代耕代種”水稻150畝,老百姓在基地務工,集體經濟專合社共發放了3萬多元的代管費,促進40多戶農戶通過務工增收,當年水稻畝均產量800斤,年底還為貧困戶承包田每畝發放了300斤黃谷。
  
  三河咀村村支書李元俊介紹,由于嘗到了甜頭,今年全村有80%以上的農戶主動參與進來,代耕代種的水田已突破200畝,預計5月能全部實現機械化插秧作業。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huhaona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