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4月12日從中國證監會例行新聞發布會獲悉,紅棗期貨將于4月30日在鄭州商品交易所掛牌上市,目前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就緒。
我國棗種植面積及產量居世界*,占世界棗面積和產量的98%以上。2005年以來,我國棗樹種植面積及紅棗產量呈現不斷上升態勢,市場供大于求現象日益突出,價格持續下降,種植收益不斷下滑,利潤空間急劇收窄。紅棗現貨企業的避險需求日益強烈,市場呼喚盡快上市紅棗期貨。
在此背景下,鄭商所啟動了紅棗期貨上市的研發和論證工作。目前,紅棗期貨合約和規則制度意見公開征求工作已經完成。市場普遍認為紅棗期貨合約及規則設計可操作性強,既能有效貼近紅棗現貨市場,又能夠確保可供交割紅棗的數量。對于市場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鄭商所已經吸收采納。
鄭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鄭商所已按照中國證監會的部署,充分做好紅棗期貨上市準備工作,目前相關工作已經就緒。從技術方面來看,紅棗期貨合約和規則制度的設計對于技術系統的要求與目前已上市品種保持一致,現行技術系統能夠滿足紅棗期貨上市交易的各項需求。此外,在前期調研中,鄭商所多次到新疆、河南、河北等紅棗主產區和集散地調研,根據紅棗現貨貿易習慣,結合紅棗產業布局,完成交割倉庫以及質檢機構的遴選,確保紅棗期貨交割順暢。
市場人士認為,上市紅棗期貨,棗農及相關經營主體不僅可以利用權威期貨價格信號合理制訂生產經營計劃,降低信息不對稱帶來的供需錯配問題,還可以通過參與期貨市場有效規避價格風險。期貨價格及升貼水設置還將引導棗農按照市場需求調整種植結構,助力相關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此外,紅棗期貨上市后,通過“保險+期貨”、訂單農業等方式,可以幫助棗農穩定收益,有效拓寬期貨市場服務“三農”的廣度與深度。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