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用上新式裝備 當上甩手掌柜——這個春管農民不太忙
用上新式裝備 當上甩手掌柜——這個春管農民不太忙
農業網   時間:2019/4/15 9:48:00  來源:新華社  閱讀數:354

  圍著麥地走了一圈后,王開發回到田邊,操控著2架無人機帶著20升農藥起飛了。10幾分鐘后,農藥噴灑完,無人機又落回到剛剛起飛的地方。“它有導航系統,能自動避讓田地里的電線桿和墳頭,而且晚上也能作業。”他一邊換電池一邊說。
  
  今年27歲的王開發是山東誠豐農化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機長”。除了操控無人機打藥外,他還掌管著公司一臺遙控機器人,*能攜帶、噴灑200斤藥。*近,他趕著農時不分晝夜,已為周邊農戶的4000多畝小麥噴灑農藥。
  
  山東是我國小麥主產區之一,眼下正值小麥拔節的時節。記者在山東多地農村看到,無人機、機器人、大型指針式噴灌機等新式裝備早已替代過去笨重的農具。像王開發一樣,越來越多的職業為農服務人員活躍在田間地頭,而農民卻當上甩手掌柜,不再像以前那樣忙碌。
  
  “過去種地都是背著噴霧器打藥,*下來腰酸背疼?,F在用無人機和機器人打藥既快捷又輕松,藥水還灑得勻稱。”山東省鄒平市長山鎮的種植大戶王雷說,“我的主要任務是為田間管理做計劃,下*什么時候澆水,澆完水后什么時候打藥。計劃做好后交給專業的植保公司就可以了。地里的事基本不用農民管了,鎮里有的農民已經出去打工了。”
  
  在他流轉的一片麥田里,記者看到一臺指針式噴灌設備正在作業。它以抽水泵為圓心,以300米為半徑,將麥田里6個機井的水通過小水管噴灑出來。
  
  王雷說,合作社的6000畝地只需10幾天就能全部澆灌完。這期間只需6人操控,平均澆1畝地成本不到20元,比傳統澆灌方式大幅節省了人力物力。
  
  有了這些新式裝備,傳統忙碌的春管季節里,農民有了自己的閑暇時間用來充電學習。這幾天,王雷正在鄒平市里參加玉米種植技術培訓學習班,為夏收后的玉米種植做準備。“再過10天,麥田再打*藥就不用管了,光等著收獲。小麥收獲完就種玉米,現在沒事就來學習一下。”他說。
  
  不僅是科技含量高的裝備在山東春管中得到運用,一些大數據軟件也成為指導農業生產的好幫手。
  
  在山東滕州正德康城蔬菜合作社,通過物聯網傳感技術,技術人員隨時可以監控到菜地里的氮磷鉀濃度和水分含量等指標。“有了這套系統,地干了能自動澆水、缺肥了能自動施肥,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合作社理事長李國指著電腦說。
  
  新科技、新裝備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讓過去大量人員在田地間勞作的場景逐漸消失,不僅降低了勞動強度,產量也越來越穩定。農業正在由粗放式向精種精管轉變,過去苦重的農活正變得簡單高效。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huhaona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