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市利津縣堅持用工業化理念發展現代農業,用建設工業園區的模式建設現代農業園區,著力抓好國家農業產業強鎮、省級田園綜合體等23個產業振興項目,促進農業全環節提升、全鏈條增值、全產業融合。
近日,利津縣陳莊鎮臨河村高溫設施大棚里的“臨河蜜”甜瓜率先進入成熟期,柏楊7、柏楊8、柏楊9、白沙蜜、羊角蜜等多個名優品種碩果累累、瓜香四溢,一派喜人的豐收景象。近年來,陳莊鎮抓住全縣黃河生態經濟帶建設的重要機遇,大力發展“臨河蜜”甜瓜種植,目前“臨河蜜”甜瓜種植面積已從*初的600畝發展到現在的5000多畝,品種從幾個發展到20多個,畝收入也從*初的3000元提高到現在的15000元,“臨合蜜”牌甜瓜被評為“東營市十大名優農產品”。去年以來,在東營市人大機關駐村工作組的幫扶下,臨河村又建起了四個智能高溫大棚,配套自動卷簾、溫濕度智能化控制、水肥一體化等先進設備,不僅讓“臨合蜜”甜瓜的上市時間大大提前,更為基地實現多季節采摘旅游奠定了基礎。
今年,利津縣以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為目標,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大力發展“一村一品”“一鄉一業”,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農民開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把優質產品作為贏得市場、增加效益的基礎,深入落實“農業科技展翅行動”,積極創建“兩全兩高”農業機械化示范縣,聚力推介“金河灘”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大力發展智慧農業、*農業,打造高品質、有口碑的“金字招牌”。各級把園區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載體,深入推進黃河生態經濟帶開發,積極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扎實開展產業園區、科技園區、創業園區“三區同建”,形成國家和省、市、縣級梯次推進的園區發展格局。牢牢把握融合這一現代農業發展的大趨勢,加快培育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企業,打造以電商為核心的新型供應鏈,推進農業與旅游、文化、教育、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壯大農業“新六產”。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充分激活土地、勞動力、資本等要素資源,持續為農村發展注入新動力。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積極探索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有效形式,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加快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讓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之間緊密聯結起來,分享全產業鏈增值收益。目前,全縣23個重點鄉村產業振興項目建設如火如荼,成為全縣現代農業發展的生力軍。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