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沉睡”土地變身“聚寶盆” 黔江區長春村里“三變”正酣
“沉睡”土地變身“聚寶盆” 黔江區長春村里“三變”正酣
農業網   時間:2019/4/16 8:56:00  來源: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閱讀數:357

  四月,重慶市黔江區金溪鎮長春村羊肚菌基地的大棚里,套種的桑樹苗已經冒出新芽,不遠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標語讓人感受到了蓬勃的希望,微風拂面,長春村處處展新顏。
  
  時下,長春村里“三變”改革正酣,通過盤活村里72%的荒地,大力發展黔江區傳統特色蠶桑產業,創新性發展“桑套菌”、“桑套蔬菜”、“桑套生姜”、“桑套辣椒”的“蠶桑+”立體農業模式,讓曾經閑置的土地每季都有產出,同時,建設了25000平方米的半自動化養蠶大棚,其村級產業規模為全市*。
  
  直擊痛點 喚醒“沉睡”的土地
  
  4月8日,驕陽撒在長春村的每一片土地上。金溪鎮黨委副書記楊勝前與露菲農業股份合作社理事長李邵君正蹲在羊肚菌基地大棚里,查看羊肚菌生長情況。
  
  在羊肚菌生長間隔的土壤里,桑樹苗已經冒出新芽,小小的基地里,孕育著大大的希望。
  
  楊勝前心中滿是感嘆,一年多前,這里還是一片雜草叢生的荒地,作為長春村改革的“見證者”,他深知其中的不易。
  
  過去的長春村土地資源貧瘠,屬于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村里山地、深丘居多,25度以上的坡耕地就超過70%。惡劣的自然條件導致產業發展成本高、收效低,村里的年輕人寧愿外出務工,也不愿在家“握鋤把子”。撂荒地多年無人耕種,村里產業小而散,是長春村發展的一大“痛點”。
  
  “這樣不行,要想帶村民們致富,我們的每一畝土地都要利用起來,要有自己的主導產業,帶領大家穩定增收。”2017年6月,楊勝前召集村干部集思廣益,*終決定將蠶桑業作為村里的主導產業。
  
  蠶桑業是黔江區“三大”農業支柱產業(烤煙、蠶桑、生豬)之一。長春村發展蠶桑業,除了依托于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外,還有政府提供技術支持,且蠶桑抗風險能力強,產業生命周期長,新栽桑可達到20年之久,種植的第三年即可達到盛產期,每畝純收入為3000元以上。
  
  然而,產業的推進并不如楊勝前想象般順利。當提出要村民將土地流轉給村集體統一發展產業后,種種質疑便接踵而來。“村里發展集體經濟跟我家的田土有什么關系”“這塊田在我自己手里每年還能種菜給自家吃,給村里了那不是什么都沒有了”……
  
  “鄉親們,流轉土地并不是免費征用,而是將大家手中的田、土、林地折價入股成立股份合作社,集中經營,除了有每年田、土、林地折算入股的保底分紅及勞務收入外,還有產業發展的盈余可供分紅,村里肯定不會讓大家虧錢的!”楊勝前和村干部們并沒有氣餒,他們多次入戶給村民們做思想工作,召開院壩會,陳述加入合作社的利弊、機遇、預期效益比較等,動員村民自愿參與合作社。
  
  在村干部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村民將手中的荒地流轉給了村集體,長春村的產業發展向前邁進一大步。不久后,重慶市“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試點落地長春村,并提供了150萬元財政補助。
  
  這下發展資金有了,土地也有了,長春村的產業發展越來越順利,“沉睡”的荒地不見了,成片的蠶桑地讓長春村得以“舊顏”換“新顏”。
  
  日新月異 荒廢土地成“聚寶盆”
  
  “楊書記,快請坐,看看我新修的廚房怎么樣!”看到楊勝前,長春村五組的李振孝熱情地打起了招呼。
  
  在他身后,經過修葺的民居被打理得干干凈凈,墻外貼著瓷磚,在陽光下泛著光。“以前的生活真不容易,現在有了村集體,日子一年比一年好,不僅債還完了,家人的醫藥費也有了保障。”今年56的李振孝笑呵呵地說。曾經他是村里有名的貧困戶,妻子與兒子皆患有疾病,家中因此欠下巨額債務,返鄉后,自己在家種植了桑樹苗,但是銷售困難,無力改善家中的困境。
  
  現在的李振孝已經成功從困難中走出。先是村里統*轉了土地,集中建成上千畝桑園,后與黔江區蠶業有限公司談成合作,保底價收購蠶繭,還有重慶市衛生計生委扶貧消費幫扶措施可以銷售其套種蔬菜,李振孝再也不用擔心后續銷售問題,通過土地集中流轉,不僅每年領租金,還在合作社上班掙工資,土地成了“聚寶盆”。
  
  “你看,這邊就有15畝土地是李振孝的,里面除了桑樹苗,還有羊肚菌,這是我們自己發展的桑套菌模式。”楊勝前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長春村創新性發展“蠶桑+”立體農業模式,套種了羊肚菌、辣椒、生姜等,目前,全村土地入股率達81.19%,并成立了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起了蠶桑、羊肚菌兩項主導產業。其中,桑園種植面積2517畝,涉及357戶1427人村民,全村2018年產繭收入達29余萬元。
  
  增收富民 規劃產業著眼未來
  
  “長春村下一步會完善產業路、灌溉地、電力設施等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并鞏固現有桑園面積,通過精細化管理,辦成優質桑園,確保每畝蠶桑產值達到4000元以上。”談起長春村未來的發展,楊勝前顯得很有信心。
  
  他表示,脫貧攻堅奔小康,輸血、造血固然重要,但為老百姓打造持續增收的產業,則要把輸血、造血變成造“血庫”,要眼于未來規劃產業格局。
  
  “在未來,長春村將繼續堅定地走發展立體農業之路,在2517畝桑園地中適合套種什么就套種什么,比如辣椒、青菜頭、羊肚菌等,力爭平均每畝產值達1萬元以上。”楊勝前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同時,長春村還將發展桑枝末端產業,實現產業“接二連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力爭全村到2021年的產業總產值達到2000萬元,戶均增收3萬元以上,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實現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萬元以上。
  
  采訪結束時,午后的陽光灑在長春村,顯得生機勃勃。現今,長春村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正是黔江地區全面落實*扶貧政策、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一個縮影。未來,黔江大地產業興旺、百姓生活富裕的美好圖景正在徐徐展開。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huhaona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