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烏恰縣聚焦脫貧攻堅鞏固提升,以提高脫貧質量、堅決防止返貧為著眼點,全面實施脫貧攻堅“十大工程”,*靶向、綜合施策、標本兼治,切實提高扶持政策針對性和脫貧成果可持續性,不斷增強各族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實施農業提質增效工程。充分挖掘全縣1436座大棚潛力,采取“企業+合作社+農牧民”方式,通過合作社承包、農牧民參與種植管理、企業回收與定向直供直銷等途徑,引導牧民參與大棚種植,將牧民轉變為農民,實現增收。
實施畜牧業品種改良工程。完成1000只二代巴特坎種公羊選培和5萬只柯爾克孜羊、4000頭黃牛改良,持續推進“雙五”改良工程,實現柯爾克孜羊增肉5公斤、減油5公斤,帶動牧民增收。
實施農牧產品深加工增值工程。充分挖掘現有畜牧資源優勢、旅游資源優勢,引進2-3家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健全完善農企利益聯結機制,推廣股份合作、訂單幫扶、生產托管等有效做法,鼓勵貧困戶廣泛參與,培育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
實施農村電商扶貧工程。用好*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項目,完善電商扶貧示范網店,形成“一店帶多戶”“一店帶一村”的網店帶貧模式,實現“邊境貿易+跨境加工制造業+扶貧工作”互動發展,共同營造消費扶貧的良好氛圍。
實施旅游扶貧示范工程。發展鄉村旅游,加快地標、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全面開發環線一日游,鼓勵貧困群眾充分利用民族風情、特色飲食等發展鄉村民宿旅游,持續推進“百杏生態園”、文旅扶貧等旅游項目運營見效。
實施庭院富民增收示范工程。圍繞培育“一村一品”“一鄉一特”,充分利用庭院發展種植、養殖、加工、服務等庭院經濟模式,通過全面發動、爭創示范、重點培育,每個村培育30戶庭院經濟示范戶以上,全縣培育推廣庭院經濟示范戶1000戶以上。
實施轉移就業促進工程。開發適合貧困勞動者的公益性崗位、居家就業崗位和輔助性崗位,提高勞務組織化程度和就業脫貧覆蓋面,力爭今年培育鄉村勞務經紀人70人以上,新培育農村小型施工隊10支以上,實現全縣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至少有1人實現穩定就業。
實施創業增收示范工程。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就業扶持政策,加大就業、創業信息網絡建設,積極搭建農村勞動力創業服務平臺,激活創業動力,鼓勵鞏固1000戶以上貧困家庭勞動力通過“六小工程”實現自主創業就業。
實施鄉村鞏固提升工程。完成576套安居富民房和311戶游牧民定居房建設任務,實施煤電共用方式推廣改善3095戶農牧民冬季采暖條件,實現全縣11個集中連片居民點全部達到村容整治目標,持續改善抵邊一線貧困鄉村基礎設施條件,使鄉村環境明顯改善。
實施邊貿拉動促增收工程。用足用好國家邊境貿易各類優惠政策,充分發揮政策、區位、資源優勢,組織成立“邊民互助合作社”,鼓勵“邊貿+加工”運營模式,著力推進邊民互市貿易區和邊境通關貿易區基礎設施建設,形成口岸經濟與邊境扶貧“雙促互帶”新格局。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