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沈城,新芽吐翠滿眼春。近日,遼寧省沈陽市中小學“我與小樹共成長·百校萬樹”主題教育活動啟動儀式在沈河區的市第七中學五里河學校舉行。
此次活動是由沈陽市委教科工委、市教育局主辦,是全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理念,建設美麗沈陽,鞏固擴大綠化成果工作要求,發揚中華民族愛樹植樹護樹好傳統的*重要主題教育活動。全市中小學同日舉行形式多樣的植樹活動,讓教師、學生們在青青校園親手栽種下一棵棵小樹,在潤物無聲中,傳導綠化與德育同在,樹木與育人同行的育人理念,讓青少年與小樹共同成長,成為棟梁之才。
在主會場的啟動儀式上,市第七中學附屬小學的學生們向全市學生發出倡議:“種下一棵小樹,播種一縷綠色;認養一棵小樹,結成一對伙伴……”市第七中學黨委書記邱林表示:“此項植樹教育活動的開展,正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真實寫照,既是‘風吹草不折,弱極而生剛’的生命教育,又是‘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的精神傳承。作為一所有著112年歷史的學校,市第七中學將植樹作為每屆學生的必修課。同時,為了更好地發揮樹木樹人的雙重功能,我校還栽種了‘勞模樹’‘友愛樹’‘卓越林’等,讓學生與小樹共成長。” 啟動儀式上,熱心的各界人士向學校捐贈樹苗。全市各區、縣(市)也同步舉辦了啟動儀式。
眾人植樹樹成林。沈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2019年的校園植樹工作。在“我與小樹共成長·百校萬樹”主題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全市共有511所學校的師生積極參加植樹愛樹護樹活動,確保了校園綠化美化工作的順利開展。
截至目前,中小學2019年春季預計在校園植樹58677棵,其中喬木25859棵,灌木32818棵,包括了銀杏、楓樹、國槐等10余個樹苗品種。市第二十中學三好分校在植樹活動中建起了開放的果園、畢業樹、校友樹、雷鋒林等,將愛護校園一草一木、愛護大自然的品德教育融入日常活動中。市第120中學現有金絲垂柳、梧桐樹、海棠、刺玫等十余個樹種,更有具有學校標志性的120棵銀杏樹,并圍繞植樹護綠積極開展黨建活動。市第二十七中學在城市紅色基因的感召下,邀請香港沙田培英中學45名師生共同種下22棵國槐樹,以慶祝香港回歸22周年,共尋華夏根脈,感悟血脈濃情,并祝愿兩地青年在祖國懷抱健康成長,早成國之棟梁。蘇家屯區沙柳路小學把校園綠化工作與黨建工作緊密結合,創新黨建載體,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注重環境育人……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遼中區潘家堡九年一貫制學校現有綠地15300平方米,擁有喬木、灌木共30種,18000余株。莊永富校長介紹:“學校還編寫了校本教材《蘋果樹的栽培》,讓‘綠色’走進課堂,培養學生熱愛自然、關愛生命,與環境和諧共生的理念和良好行為習慣。”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