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內蒙古一個村莊的鄉村振興故事:小野果長成“致富果”
內蒙古一個村莊的鄉村振興故事:小野果長成“致富果”
農業網   時間:2019/4/16 9:33:00  來源:新華社  閱讀數:357

  近日,沿著內蒙古自治區林西縣的省道往南走,看到一座巨大的沙果造型雕塑矗立在村頭,便到了七合堂村。走進村里,入眼皆風景,蜿蜒曲折的山間公路連起田間風光,一戶戶紅瓦白墻的新式民居散布于山林間,近萬畝果林正醞釀發芽開花。
  
  林西縣七合堂村,兩山夾一溝,山多地少,靠天吃飯,曾是個出了名的窮山溝。近些年,當地開展大規模生態造林,發展林果產業,并創立起品牌,開發鄉村生態旅游,昔日不起眼的“小野果”正成為帶動鄉村脫貧致富的“大產業”。
  
  20世紀90年代,七合堂村掀起“養羊熱”,全村200多戶養著3000多只羊,超載放牧嚴重,山坡被啃得光禿禿,造成嚴重水土流失。春天刮沙塵,夏天發山洪,隨著生態環境惡化,村民的日子也越過越窮。“當時全村人均年收入不到300元,窮得看不到希望,不少村民都舉家搬走了。”62歲的村民馬萬回憶說。
  
  面對嚴峻的現實,七合堂村痛定思痛,決定封山禁牧、植樹造林,走先“綠起來”,再“活起來”,后“富起來”的綠色生態道路。當時的村兩委班子帶頭賣掉羊只,帶領村民上山種樹,并率先推行林地有償承包責任制,加上2003年后實行的國家退耕還林政策補貼,村民們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20多年來,全村林地面積擴大到2萬余畝,植被覆蓋率達到81.6%,榮獲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
  
  陽坡滿山杏,陰坡盡是松,山下野果遍地紅……村里的生態徹底好轉,林果產業也發展得紅紅火火。村支書周瑞春介紹,全村林果種植面積達7300畝,主要有扁杏、蘋果梨、沙果等10多個品種,村里還創出了“內蒙野果”品牌,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和東南亞。
  
  近些年,村里還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將全村9成以上農戶吸納進來,實現統一收購銷售。同時,村里積極延長產業鏈條,發展果汁果脯深加工產業,打造鄉村生態旅游,實現村民增產增收,2018年全村人均收入達15000元以上。
  
  林西縣委書記田向存表示,當地以產業發展為突破口,結合生態文明建設,重點培育了林果、甜菜、中藥材等優勢產業,帶動鄉村脫貧致富。以七合堂為代表的一個個鄉村先后入選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穩步行進在鄉村振興路上。
  
  山鄉春遲,眼下七合堂村的村民們正急迫地盼著春風的到來。半個月后,數千畝果林將迎來又一年的花期,吸引各地游客前來觀光旅游。今年村里打算引進新的果樹品種,馬萬望著房前屋后的果林說:“今年收成估計不錯,好日子還在后頭呢。”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huhaona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