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廣西河池:“龍鳳”結善緣 合力拔窮根
廣西河池:“龍鳳”結善緣 合力拔窮根
農業網   時間:2019/4/17 9:25:00  來源:廣西日報  閱讀數:355

  4月的鳳山,草長鶯飛。河池市鳳山縣喬音鄉文里村的中草藥產業示范園里不久前種下的丹參已長出嫩葉。

  “這種中藥材當年種當年有效益。”文里村黨支部書記蔡正廣信心滿滿地介紹,“這是我們引入山東萃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村集體共建項目,不愁銷路,預計今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將超過40萬元。”

  文里村是深圳市龍華區與中國一汽聯合打造的鄉村振興示范點,強強聯合的幫扶,給這個剛于2018年脫貧的貧困村帶來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鳳山是廣西深度貧困區,基礎設置薄弱,經濟發展滯后,2015年底,全縣有貧困村46個,貧困發生率為25.73%,是廣西貧困發生率高于25%的5個縣之一。2016年,按照中央東西部對口扶貧協作工作的總體要求,深圳市龍華區對口幫扶鳳山縣。從此,一“東”一“西”,一“龍”一“鳳”,對口幫扶。雖然跨越上千里,但濃情化不開、故事說不完!

  1 強化交流 *聚焦

  為準確把握鳳山貧困狀況,及時找出“鳳山所需”和“龍華所能”,雙方黨政領導密切溝通往來、共同策劃,全面推進產業扶持、勞務協作、社會幫扶、人才支援等領域各項工作。

  兩年多來,兩地各階層人士往來密切,扶貧、旅游、教育、人社、衛生等多部門頻繁互動,搭建起一系列平臺,增強雙方交流與合作。龍華、民治、大浪、福城、觀湖等5個街道辦多次到鳳山開展幫扶活動。深圳市龍華區先后組織42余家商會、企業和慈善會、基金會、協會到鳳山開展扶貧協作工作。

  2 資金支持 補齊短板

  3年來,深圳市龍華區共籌措幫扶資金9410.566萬元,重點推進貧困村整村推進、發展產業、貧困村示范建設、旅游扶貧、教育扶貧及農村基礎設施等37個項目。受益農戶2.1萬余戶5萬余人,項目覆蓋鳳山全縣近一半農戶。帶動貧困戶就業0.54萬余人次,勞務收入1.14億元,有效推動了鳳山縣脫貧攻堅奔小康步伐。

  新建成的深圳·鳳山老鄉家園幼兒園總投資1883萬元,其中,2018年深圳財政性對口幫扶資金500萬元,該項目有效解決了810名學前兒童入學問題。

  3 產業扶貧 拔除窮根

  去年9月13日,在南寧舉行的第15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銀星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鳳山縣簽訂兩個產業扶貧項目合作協議,一是中國鳳山鴛鴦谷壽源小鎮項目,二是鳳山縣扶貧車間園區運營管理項目。項目預計總投資超20億元。投入1882.4萬元建設的鳳山縣龍華扶貧產業園,引進企業加工八角、油茶、核桃、百香果等特色產業產品,增加產品附加值,提高產業收益。通過調研,決定整合投入1500萬元,打造中亭、同樂村兩個鄉村旅游示范村,夯實旅游產業基礎。

  為向全國推介鳳山特色產業資源,港中旅、華潤三九藥業、博隆、銀星、綠佳源等30余家深圳企業先后到鳳山考察,更廣泛深度的合作值得期待。

  一個產業,帶動一方群眾。一批批項目在鳳山的落地生根,是深圳市龍華區黨委、政府情系鳳山的集中體現。

  4 勞務協作 就業保障

  鳳山縣貧困戶收入約67%來自于勞務輸出,其中近一半人在廣東打工。為進一步強化勞務協作,龍華區與鳳山縣簽訂了勞務扶貧協議,先后聯合舉辦3場勞動力轉移就業招聘會,引進富士康等80多家優質企業到鳳山進行現場招聘,提供就業崗位8000多個,達成就業意向1200多人,帶動598戶貧困戶脫貧。2018年,建成深圳龍華對口支援鳳山就業促進服務中心——“龍鳳就業+”,培訓農村勞動力292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1728人。

  5 愛心幫扶 情滿老區

  3年來,深圳市龍華區積極牽線搭橋,鼓勵、引導社會各界參與幫扶,籌措到社會幫扶資金3125.066萬元,占總幫扶資金33.21%,重點投向教育扶貧和健康扶貧。3年來,深圳市龍華區先后選派了15名教育、衛生等專業人才到河池市鳳山縣開展支教、支醫援助,成功為22名先天性心臟病患兒進行手術康復治療,為223名白內障患者進行免費手術;捐贈助學款1047.8萬元,幫扶學生達一萬多人。深圳市龍華區3個街道與河池市鳳山縣6個鄉鎮、7個企業(商會)與鳳山縣7個貧困村簽訂結對幫扶協議。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zhumengqua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