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致富經 > 甜甜草莓 種出包頭脫貧新希望(圖)
甜甜草莓 種出包頭脫貧新希望(圖)
農業網   時間:2019/4/17 9:34:00  來源:包頭晚報  閱讀數:406

甜甜草莓

  近日,內蒙古包頭市果樹果品研究所所長袁云剛和包頭市果樹果品研究所內蒙古草莓研究中心主任汪海霞前往位于固陽縣金山鎮的內蒙古包頭市現代農業固陽示范基地,在那里,25棟、160畝現代化溫室大棚昭示著一種新的扶貧思路:推廣先進的農業種植技術,帶動扶貧產業發展。

  溫室大棚種出優質草莓

  “各個單位都很重視脫貧幫扶工作,我們農業部門能做些什么呢?當然是利用我們的技術優勢在農業上做文章,而且,貧困人口主要聚集在農村。種土豆,就算種好了增產三五百斤,土豆價格低,農民也多掙不了多少錢;而草莓經濟附加值高,它喜歡冰涼天氣,對陽光的要求也高,挺適合固陽縣種植,做好了,農業合作社和公司都可以跟進,搞觀光采摘。”一路上,袁云剛介紹著他們在固陽縣建設農業示范基地的初衷。

  一個多小時后,內蒙古包頭市現代農業固陽示范基地到了。走進大門,基地里25棟溫室大棚頗為壯觀地一字排開,每棟大棚的外立面上都掛著牌子,上面有大棚的簡介和采用的技術特點。“1棟至16棟種的是番茄,17棟至25棟種的是草莓。”汪海霞介紹。番茄溫室大棚剛剛收獲了一撥,只有兩棟大棚里還有少量番茄。

  包頭市農牧業局農業種植科科長劉瑞自打基地開工建設,就一直吃住在這里。“160畝地里,使用面積是50畝,其中20畝種了草莓,30畝種了番茄。農業是講時令的,如果不搶時間,一年的時間就放空了。到2018年8月31日,我們就種下了首批*棟溫室大棚草莓,10月種下*后一批,12月中下旬,*批草莓收獲,產量還不錯。”

  基地溫室大棚的墻壁不是用磚或者土坯建成,而是用一種黑色的材料作為北側墻壁,南側和頂棚則是塑料薄膜。“這些黑色材料是PE保溫水箱,里面是空的,裝著水,白天陽光曬到這里,溫度能達到30度,第二天早上溫室的溫度還能達到十八九度,這個溫室的一堵墻能儲存400噸水。”袁云剛介紹。

  20號大棚和21號大棚采用的是東西壟半機制栽培技術,19號溫室大棚則采用的是H架基質立體栽培技術。“高架適合老年人,現在固陽縣很多年輕人都走了,這個技術方便老年人干活,不用蹲著和彎腰,省工省力,現在日本農業很多都采用了這種高架栽培技術,這是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汪海霞說。幾乎每個草莓溫室大棚都有它獨到的栽培技術。像草莓半基質栽培技術、草莓基質槽育苗技術、優質草莓新品種高產栽培示范等,這里幾乎成了各種新栽培技術的試驗場,草莓是這樣,番茄同樣如此。

  全區觀摩會在基地召開

  2019年1月11日,內蒙古自治區農業重大技術協同推廣計劃項目及蔬菜產業體系現場觀摩會在這里召開,來自自治區農牧業廳,經濟作物工作站和各盟市農業技術推廣的相關單位的近百位農業專家,來到基地參觀考察。“基地建成后,我們已經在這里舉辦了一期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汪主任給講的課。固陽縣當地和周邊旗縣區的合作社、農業種植大戶、農業公司也來這里進行了學習和參觀。”袁云剛說,“我們這個項目主要是做示范,培養當地的農業技術人才。這也是扶貧的一種方式。”

  采訪中,包頭市廣豐園農牧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工作人員周建革正在溫室大棚里組織采摘。“我天天過來裝車,采摘的草莓銷售到合作的超市,有市民品嘗過,反饋非常不錯。”包頭市農牧業局農業種植科科長劉瑞對此深有感觸:“今年春節前,我們這里的草莓和番茄供不應求。”

  除去技術示范作用,這個基礎還實實在在給當地帶來了真金白銀。“這個項目是投資收益型的,每年要給固陽縣扶貧辦上交130萬元土地使用費,雖然2018年才開始建設,沒有形成效益,但是這筆錢已經交了。”劉瑞說,未來,他們還將在土右旗、九原區、東河區,利用三年時間,建設5000畝這種保溫裝配式高效日光溫室。

  談到調整種植結構的重要性,汪海霞算了一筆賬:“種番茄一畝產一萬斤,收入上萬,種草莓一畝地產五六千斤,除去成本,怎么也能掙3萬元錢。”誰的經濟附加值高,顯而易見。

  返程途中,袁云剛指著固陽大道兩側大片還未蘇醒的農田憧憬道:“夏天人們種大田,到冬天就沒事了,如果人們種點溫室大棚,這會兒大棚里已經綠油油的了……”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gll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