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新茶吐綠。在永豐縣鹿岡鄉的靈華山白茶基地,每天有上千名村民在茶山上采摘新茶。鹿岡村村民涂清秀說:“我*能采4到5斤鮮茶,日采日清,當天可領到現金150元左右。”
在鹿岡鄉文龍家庭農場,看著一輛滿載黃梔子的大貨車逐漸遠去,農場負責人袁文龍說:“這批黃梔子要運到安徽亳州去。今年農場初加工的黃梔子超過300多萬斤,明年要更上一層樓。”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綠水青山是鹿岡鄉*寶貴的資源、*的發展優勢。近年來,該鄉始終踐行生態綠色發展理念,堅持不懈發展有機白茶、雙孢菇、黃梔子、白蓮、煙葉5大綠色富民產業,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走出了一條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協同推進的新路子。
為加快發展綠色、優質、高效農業產業,該鄉把推進農業轉型升級作為鄉村振興的突破口,扶持發展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現代農業經營主體,勾畫綠色產業的“經濟版圖”。據統計,每年該鄉特色富民產業可實現產值1.2億元以上,為本鄉及周邊鄉鎮農戶提供了大量季節性勞務收入,每年參與的農戶人均增收4000元左右。
該鄉通過“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方式,引導村民開墾荒山種植白茶。目前,全鄉白茶種植面積3700多畝,年產成品茶9萬多斤,產值3000多萬元,帶動種植戶100多戶。靈華山白茶不但成為該鄉一大支柱產業,而且成為永豐富民強縣的一張綠色名片。雙孢菇和黃梔子產業是該鄉的傳統優勢產業。如今,全鄉雙孢菇種植面積達50萬平方米,成為全市排名*的雙孢菇產業大鄉,種植面積位居全省前列,輻射帶動全縣發展雙孢菇種植110萬平方米。截至去年底,全鄉黃梔子種植面積發展到1萬畝;白蓮種植面積突破600畝,產值251萬元;煙葉種植面積1000畝,產值355萬元;引進2300萬元投資的巷口中藥材基地,已進入開山整地階段,中藥材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種類不斷豐富;去年,新增1000畝甜葉菊,150畝覆盆子,20畝白芨中藥材種植。全鄉綠色富民產業成串、成鏈、成片、成群。
產業落地生根,貧困摘帽拔根,富民產業是脫貧致富的“金鑰匙”。經過*再識別,鹿岡鄉現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67戶988人,已脫貧248戶929人(其中2018年脫貧22戶78人),未脫貧19戶59人。為了讓貧困群眾早日摘掉“窮帽子”,走上致富路,該鄉把脫貧攻堅放在重中之重,集中力量打好產業脫貧主動仗。該鄉大力推行“龍頭企業+基地+農戶”“合作社+農戶”等模式,引導貧困戶積極參與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經營,通過做大做強特色致富產業,念好“致富經”,拔掉“窮根子”。
依托黃梔子產業成立的文龍家庭農場,流轉村里的荒山林地1000余畝種植黃梔子。在鄉里的大力支持下,農場開辦了加工廠,建立扶貧車間,通過收購農戶的黃梔子進行加工,吸收貧困戶務工等方式,與1000多戶農戶20多戶貧困戶對接,貧困戶人均年增收7000元左右,切實增強脫貧攻堅的原動力,使貧困戶能脫貧、不返貧、奔小康。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