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社保部公布全國60個專家服務脫貧攻堅工作項目,浙江共兩個項目入選,我市農科院“對口支援溫宿縣特色及優勢農業產業提升項目”是其中之一。入選后,項目將得到人力社保部10萬元經費支持。
基于溫宿農技需求設立工作站
溫宿是新疆農業生產大縣,但受單位性質和人才編制等問題限制,農業系統人才普遍存在老齡化問題,人才流轉緩慢,人才梯次培養能力不足,新品種引進改良缺乏高端人才支撐和渠道。
自2014年金華市委、市政府開展智力援疆以來,我市先后派出10批次、50余人次的農業技術人員赴溫宿開展科技援疆。2016年6月,金華援疆資金全額承建“金華市農科院溫宿縣工作站”。工作站下設兩個實驗室、一個科創中心和一個育苗中心,并配有優質脫毒馬鈴薯繁育及生產示范、*食藥用菌研究、淡水優良水產品引進繁育、優質水生蔬菜新品種引進示范四個基地。
“我們希望依托智力援疆平臺,通過‘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向溫宿柔性引進特色農業、林果園藝、藥用植物、食藥用菌、特色旱糧、水生蔬菜、漁業養殖等領域的高層次領軍人才,吸引金華重大科技項目落戶溫宿。”市農科院院長鄭寨生表示,工作站目前共吸引到高層次人才11人、青年科技英才4人、鄉土人才4人、農村實用人才25人,擁有農民合作社2個,吸收農戶260戶,扶持建立家庭農場3個。
專家服務團通過深入新疆溫宿及周邊縣市開展農業科研、試驗示范、學術交流、成果展示等方式引智借力,為當地示范新品種新技術并推動產業化。同時,建立溫宿縣農技農資服務中心,以“試種示范→提供種苗及農資→技術幫扶→產品回收”模式,開展農民栽培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種植生產技術。
試點打造推動農業現代化轉型
“去年蓮藕每畝產2000公斤,今年的長勢也不錯!”4月2日,國家特色蔬菜產業技術體系茭白崗位專家、金華市“321”*層次人才張尚法抵達溫宿的*天,農戶就來反映去年蓮藕的種植成效。
2017年,市援疆指揮部與市農科院水生蔬菜研究所對接,引進金華優質蓮藕品種8個、茭白品種2個,在托普汗管理區示范種植320畝。“試種發現,幾個品種都能適應南疆的氣候土壤,產量高品質好。”張尚法說,天山腳下的溫宿是阿克蘇河發源地,沿塔里木河上游有豐富原生態的天山雪水,適宜蓮藕、茭白等水生蔬菜生長,種植前景廣闊。
去年,兩地援建指揮部在此基礎上實施水生蔬菜農業綜合體建設,打造南疆*的水生蔬菜優質種苗繁育基地和品種*全的水生蔬菜配送基地。目前,示范推廣高標準蓮藕、雙季茭白新品種實現畝均產2000公斤以上,畝產值1.5萬元以上。產業發展還推動解決了溫宿縣庫托河流域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2000——3000人,人均增收1.5萬元以上。
溫宿草場全面禁牧后,市“321”人才程林潤發現,博孜墩柯爾克孜民族鄉位于雪山腳下,大部分草場所在地海拔高、氣候寒涼,適宜馬鈴薯生長。在當地援疆指揮部引導下,山區牧民在博孜墩和吐木秀克鎮山區種植了千畝優質脫毒馬鈴薯,并開展了脫毒馬鈴薯良種繁育。目前,優質馬鈴薯新品種實現畝均產量2800公斤、畝產值達5600元以上,高產田畝產達到3500kg,還通過土地流轉帶動當地農牧民畝增收500——700元。
除兩個試點已現初步成效外,根據溫宿縣域產業結構調整需求,工作站還分批次建立了億元林下特色黑木耳基地、特色水產種苗繁育和特色養殖基地,試點成效顯著,進一步推動了溫宿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
人才加項目一線助力脫貧攻堅
“金華農科院專家團隊著眼于溫宿縣新疆糧倉定位,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對當地農業產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認為,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通過扶持項目開展,可以讓高水平專家人才更加積極地投身到脫貧攻堅一線戰斗當中,著力化解當地人才短缺瓶頸。
“農業智力援疆入選此次國家專家服務脫貧攻堅工作項目,將為我們今后的工作開展提供更充足的資金、政策和技術支持。”市農科院科研與成果管理處處長周小軍表示,根據地縣人才工作總體部署,結合對口智力援疆工作,今年計劃重點推進《昆托河灌區水生蔬菜冷水茭白等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與技術推廣》等6個重點項目和優質稻米新品種示范推廣、*食藥用菌示范推廣和蔬菜工廠化育秧技術示范推廣3項重點工作。
周小軍認為,溫宿縣地理位置優越,光照強晝夜溫差大,對瓜果蔬菜的生長非常有利。此外,溫宿蘋果、紅棗、核桃等果樹種植面積大,全縣果園面積達80多萬畝,是一塊尚待開發和利用的經濟效益“藍海”。但當地農戶育秧技術薄弱,育苗成本高,秧苗成活率低,依舊是亟待破解的一個難題。
作為雜交水稻育種及栽培專家,市“321”人才陳曉陽對開展水稻新品種新技術展示示范及產業化項目非常有信心。“溫宿是新疆的糧倉,溫光水條件優越,稻米品質優,產量潛力大,與內地市場的銜接方面有很大發展空間。今年我們計劃引進20個寒帶水稻新品種進行試驗示范,篩選出適合溫宿地區的優質水稻新品種,進一步擴大溫宿地區稻米產品市場。”陳曉陽說,篩選新品種之余,專家組還計劃通過試驗,總結出一套適合溫宿地區機械化生產的水稻新品種綜合配套技術,更好地促進當地農民增產增收。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