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建設100個左右示范村、1000個左右提升村,用3-4年時間實現鄉村振興示范村、提升村市域全覆蓋;組織實施鄉村振興示范區“三級”聯創,每年每個縣(市、區)培育1個以上縣級示范區,全市建設10個市級示范區,爭創3-4個省級示范區,到2022年建成一批在全省處于領先水平、在全國有影響力的鄉村振興示范區
本報訊(記者劉禹彤)近日,唐山市印發《實施鄉村振興“十片引領百村示范千村提升”工程的工作方案》。方案明確提出,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基礎,升級實施鄉村振興“十片引領、百村示范、千村提升、全域整治”工程,每年建設100個左右示范村、1000個左右提升村,用3-4年時間實現鄉村振興示范村、提升村市域全覆蓋;組織實施鄉村振興示范區“三級”聯創,每年每個縣(市、區)培育1個以上縣級示范區,全市建設10個市級示范區,爭創3-4個省級示范區,到2022年建成一批在全省處于領先水平、在全國有影響力的鄉村振興示范區。
“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見效,需要明確工作抓手和實施載體。”唐山市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郝澤川解釋說,在學習借鑒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的基礎上,唐山市結合實際,按照“統籌規劃、分類實施,因地制宜、各具特色,集中打造、連片成線,梯次推進、動態提升”的思路,提出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目的是示范引領全市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按照“建設京津優質安全農產品供應基地、環京津生產加工物流基地、京津冀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目的地”的目標,方案明確了示范區、示范村、提升村的創建標準,確立了打造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唐山樣板”的定位,重點組織實施城鄉空間優化工程、農村產業興旺工程、生態宜居新鄉村建設工程、鄉風文明工程、民生提升工程、鄉村現代治理體系建設工程、鄉村深化改革工程和脫貧攻堅工程八大工程。
“規劃有引領作用,規劃做好了,鄉村建設才能有效推進。”唐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鄉處處長韓桂友說。就實施城鄉空間優化工程,方案提出,按照城鄉一體設計、多規合一、功能互補的原則,統籌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資源能源和生態環境等布局,編制縣(市)域城鄉一體化發展規劃。明確集聚提升類、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搬遷撤并類村莊分類,按照“縮減自然村、拆除空心村、改造城中村、保護文化村、培育中心村”的要求,完善縣(市)域鄉村建設規劃。同時,編制鄉村振興示范區整體規劃和村莊建設、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專項規劃或建設方案,因村制宜編制示范村建設規劃和實用性提升村建設規劃。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必須著力解決唐山特色農業產業大而不強、一二三產融合度不高、農產品加工能力較弱以及農民增收出現瓶頸等問題。”唐山市農業農村局糧油作物處處長王友表示。實施農村產業興旺工程,做強科技農業,常態化組織開展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加快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推廣普及,大幅提升農業科技應用能力,以科技創新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打造綠色農業,積極推行綠色生產方式,著力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零增長”,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發展高效節水灌溉,推進病蟲害綠色防控,加強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提升秸稈綜合利用能力,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做響品牌農業,培育一批特色鮮明、質量過硬、信譽可靠的農業品牌;提升質量農業,大力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農業,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農村人居環境狀況亟待改善,臟亂差在一些地區還比較突出,成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短板。改善人居環境符合農民的熱切期盼。”唐山市農業農村局新農村建設指導處處長韓守貞介紹說,實施生態宜居新鄉村建設工程,將重點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以及建設“四好農村路”等五方面工作。大力培育建設中心村,按照村莊布局規劃,推動撤并村、空心村農民向中心鎮、中心村聚集,加快村莊整治建設由治臟治亂向治理布局分散轉變,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特別是中心村配置,促進產業布局合理化、人口居住集中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建設農村新型社區。
“實施鄉村深化改革工程,可以著力破除制約我市‘三農’工作發展的制度障礙,實現城鄉要素雙向的自由流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唐山市農業農村局政策法規處處長曹常表示。實施該項工程,要加快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進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量化,開展集體資源性資產股份合作,探索集體經濟多種有效實現形式,不斷壯大集體經濟實力。推進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探索農村承包地登記成果有效轉化形式,推進土地經營權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流轉,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探索開展承包土地經營權擔保融資。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加快推進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農宅合作社等方式盤活宅基地。
鄉風文明工程、民生提升工程、鄉村現代治理體系建設工程和脫貧攻堅工程涵蓋了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發展農村教育衛生事業、提高農村社會保障水平、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落實幫扶政策等方面工作。其中提出,不斷深化文明村鎮創建活動,建設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實施戲曲進鄉村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和農家書屋提質增效工程。加強農村學前教育,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0%。實施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加強鄉鎮衛生院和鄉村醫生隊伍建設與管理。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制度,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大力推進村級黨組織標準化建設,實施黨支部質量提升工程。開展平安鄉村創建活動,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活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