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陜西省南頭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里通上了公交車,家家喝上了自來水,村民有了新房子,村里有了新項目,群眾有收入,集體也有積累,我們帶領大家致富的信心更足了。”近日,宜川縣秋林鎮南頭村村委會主任楊輝高興地對記者說。
原來的南頭村是深度貧困村,山大溝深,土地貧瘠,主導產業花椒老化嚴重,村里大部分青壯年勞動力長年外出務工,老弱病殘留守家中。面對村情實際,秋林鎮黨委、鎮政府和南頭村通過反復論證,確立了“健全一個具有發展活力的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培育一個帶動集體經濟發展的經營主體,培植一個可持續增收的集體經濟項目,健全一套規范集體經濟健康發展的管理辦法”的發展思路。
為尋找發展項目,南頭村在山西省翼城縣南梁鎮連翹中藥材種植基地考察的基礎上,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入戶走訪征求群眾意見、綜合研判等形式,決定大力發展連翹中藥材種植產業,發展村集體經濟,并積極探索“黨支部+‘三變’改革+集體經濟+貧困戶”的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
“村集體經濟的強與弱,直接關系著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改善,關系著鄉村振興工作成效,也關系著村黨支部的凝聚力和號召力。為發展壯大南頭村集體經濟,鎮政府組織我們赴山西考察,經過咨詢,連翹每公斤能賣15元左右,四年見效,畝產200公斤以上,一畝連翹每年收入3000元左右,效益還會逐年增加,相比花椒更便于采摘。鎮上還出臺了連翹種植補貼措施,村民種植連翹的積極性很高。”該村“*書記”王云飛說。
項目確定后,村上多方籌集資金,從山西省翼城縣引進連翹苗5萬余株,按照“集體試點、以點帶面、全面推廣”的原則,建立了南頭村150畝、嶺上村100畝兩個連翹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為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保證村集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該村成立了村集體經濟股份聯合社,并制定了《南頭村股份聯合社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明確規定收入的30%用于村上公益事業建設,30%用于集體經濟股份聯合社運營管理,40%用于農戶分紅。建立村級集體經濟臺賬,定期核查,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監督制度,做到嚴管嚴用,公開透明。
南頭村以鄉村振興為統領,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促進村民增產增收、帶民脫貧致富的突破點,連翹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的建設發展,有力地帶動了群眾脫貧致富,也讓脫貧攻堅工作從“輸血”向“造血”方式轉變,群眾發展產業致富的勁頭更足了。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