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閱讀是我國城鄉居民在閱讀方面共同存在的趨勢。不過,由于各種原因的影響,我國城鄉居民的閱讀情況存在較大差異。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近日公布的第十六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城鄉居民不同介質閱讀率和閱讀量差異明顯,尤其在傳統的紙質書報刊閱讀方面,城鄉差別大,城鄉閱讀鴻溝明顯。
該調查對我國城鄉成年居民2018年不同介質閱讀情況的考察發現,2018年我國城鎮居民的綜合閱讀率為87.5%,較農村居民的73.0%高14.5個百分點。從紙質圖書的閱讀率上看,2018年農村居民的圖書閱讀率為49.0%,比城鎮居民低19.1個百分點;農村居民的報紙閱讀率為28.1%,比城鎮居民低13.1個百分點;農村居民的期刊閱讀率為18.5%,比城鎮居民低9.1個百分點。
從閱讀量方面看,農村居民的圖書閱讀量為3.64本,比城鎮居民少1.96本;農村居民的報紙閱讀量為12.85期(份),比城鎮居民少25.24期(份);農村居民的期刊閱讀量為1.72期(份),比城鎮居民少1.66期(份)。
從閱讀時長方面看,農村居民平均每天讀書13.96分鐘,比城鎮居民少11.16分鐘;農村居民每天讀報5.94分鐘,比城鎮居民少6.95分鐘;農村居民每天讀期刊3.16分鐘,比城鎮居民少4.59分鐘。
調查認為,可以進一步加強圖書閱讀的宣傳和推廣,加大農家書屋的圖書配給量,豐富農家書屋的圖書種類,加強農村居民在圖書方面的閱讀。
“農家書屋要為農民服務,需要考慮到他們生產生活方式的特點。”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告訴記者,一些地方探索出了農村書屋的新形式,“比如有的農村人口很多,農村書屋就設立了分站,把村委會的地方作為農村書屋的總部,然后再在村子中人口比較密集的地方設立分站,這樣就能滿足距離較遠地方村民的閱讀需求。還有的地方農村書屋和當地的小賣鋪結合,還有的是和傳統節日融合”。
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的大范圍普及和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閱讀方式逐漸興起,城鄉居民各類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逐年攀升。在數字閱讀中,從閱讀率方面看,2018年,農村居民的網絡在線閱讀接觸率為60.5%,比城鎮居民低16.3個百分點;農村居民的手機閱讀接觸率66.4%,比城鎮居民低13.6個百分點;農村居民的電子閱讀器接觸率為16.6%,比城鎮居民低7.7個百分點;農村居民的Pad(平板電腦)閱讀接觸率為14.8%,比城鎮居民低11.1個百分點;農村居民的聽書率為24.7%,比城鎮居民低2.4個百分點。
從閱讀量方面看,農村居民的電子書閱讀量為3.23本,比城鎮居民(3.41本)少0.18本。
從閱讀時長方面看,農村居民每天進行網絡在線閱讀27.55分鐘,比城鎮居民少9.98分鐘;農村居民每天手機閱讀32.17分鐘,比城鎮居民少11.73分鐘;農村居民每天接觸電子閱讀器7.70分鐘,比城鎮居民少5.72分鐘。
該調查認為,在數字閱讀中,可以大力加強數字農家書屋的建設,搭建更多便民、利民的數字閱讀的公共服務平臺,提高農村居民在聽書、手機閱讀、網絡在線閱讀方面的閱讀,早日縮小城鄉閱讀鴻溝。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