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路的歷史,就是人類的發展史。”誠然,無論是實質的,還是思想的,腳下的路,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前進速度。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就建設“四好農村路”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一場關于農村路的改革拉開序幕。近日,我們走訪湖北、寧夏兩地,切身體驗了5年來中國農村公路發生的喜人變化。
從“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到“出門水泥路,抬腳上客車”,四好農村路的建設,對于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讓農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可以說道路就是脫貧的敲門磚。
一寸一寸地將路摳出來
“左邊石柱河,右邊洋芋河,前面梯子河,后面大山坡,祖祖輩輩肩挑背磨像駱駝……”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店子坪村這首世代流傳的民謠,道盡了惡劣的交通環境帶給村民們的苦楚。
3月30日,面對我們的采訪,村黨支部書記王光國感慨萬千,在他的記憶當中,有6位村民因懸崖峭壁而失去了生命,出行和物資運輸都極其困難。
沒有路,脫貧致富對一個村莊來說就是天方夜譚。就在這時,當地干部走上前來帶領大家扛起修路的擔子,打破這個與外界隔絕的“門檻”。
2005年,洋芋河谷里響起了隆隆的炮聲,店子坪人向大山正式“宣戰”。絕壁之上,村民們喊著號子,肩挑背扛,腰系繩索,手持鎬頭,在王光國的帶領下打炮眼,鑿石塊,決心要一寸一寸地將路“摳”出來。
修路途上卻多坎坷,2007年的一場洪水,差點將店子坪通路的夢想扼殺。回想起那場災難,王光國露出揪心的神情。“當時還在施工,我心里就有一種要出事的預感,就把老百姓叫到邊上,我說一定要注意安全,但突然就全部垮掉了。”在場的老百姓看到路塌的一瞬間,似乎心里那個通向外面的希望也頃刻垮掉了。其中有年紀大的老人扛著鋤頭往回走,悶著頭,流著淚,一言不發。
災難使得村民們對修路有些絕望,但王光國強忍難過,對幾名黨員說:“沒有人做,我們這幾個人,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此后的半年內,修路成為了王光國的代名詞,當他向家人提出想考公務員時,兒子竟脫口而出:“爸爸去考公務員了,那誰去修路呢?”
王光國的努力得到了回報。從村民自發修路到交通部門參與扶持,從毛坯路到水泥路,從鋤頭簸箕到挖掘機壓路機,店子坪村修成了橫跨峽谷70米,投資159萬元的愚公大橋,修成了7.5公里的通村水泥路,打通了店子坪村到高坪鎮全長11.7公里的斷頭路,外面的世界,終于來到店子坪人的面前。
但把道路打通僅僅是改善百姓生活的*步,道路的養護、運營等問題都隨之而來,村民如何融入外面的世界等一系列問題也接踵而至。
“祁局長,我們家孩子上學需要辦什么手續嗎?”
“小祁啊,我想貸款怎么貸啊?”
“祁局,我們家門口的路裂了,你快來看看吧!”
寧夏回族自治區彭陽縣交通局副局長祁士龍的電話已經成了當地村民的“110”,凡事只要打給祁局長,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深知“守江山難”的祁士龍時刻關注著公路的養護狀況,去年10月份的一個夜晚,凌晨3點鐘,祁士龍床邊的手機又*打斷了他的睡眠。
“好,我馬上到!”聽聞孟塬高岔至小圓子路段遭遇水毀,他立刻通知救援搶險隊,并和他們一同前去現場對道路實施“搶救”。從月亮落下再到太陽升起,祁士龍一行人終于趕在天亮之前將路恢復了原貌。
被道路激活的特色產業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1935年10月初,紅軍在翻越六盤山時,毛澤東豪情滿懷,寫下了*詩篇《清平樂·六盤山》,詩中的“天高云淡”令人向往,可是因為交通閉塞,多年來,六盤山的美麗景致一直在沉寂中流逝。
今年有所不同。“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是一年春”,如今的六盤山,桃花、杏花沿著蜿蜒的鄉道漫過層層梯田、延緩的山坡,越過溝坎、山峁,迤邐綻放,花開成海,游客們沿著山路欣賞周邊美景的同時,還可以走到村民家中感受地道的農家樂……一條條美麗的鄉村公路把它與外界連接,人們走進六盤山,了解六盤山,愛上六盤山,也開始建設六盤山。
幾十年來,六盤山一直“因路而貧”,空有豐富的長征文化資源和自然旅游資源卻得不到發展。近五年,寧夏固原市新增農村公路1520公里,新增硬化路1460公里。一條條晴雨通車的硬化路,成了農民脫貧致富的康莊道。這不僅讓游客欣賞到美景,給當地帶來經濟收益,同時也推動著其他各個產業的發展。
“努力把山桃核變成金豆子做成大產業”。4月3日,我們走進寧夏彭陽縣城陽鄉楊坪村扶貧車間,赫然的16個大字立在屋檐上。扶貧車間里,村民們運用機器進行拋光、打孔和雕刻,*后誕生出一個個山桃核保健枕、手鏈及各種小巧玲瓏的手工藝品等,形成了當地特有的產業鏈。
其中有一位年長的老人手拿刻刀,透過眼鏡觀察著手里的木頭,然后迅速*地用刀在木頭上劃出一條優美的弧線,他是根雕藝術家甕金鼎,也是教授村民“一技之長”的老師之一。平日里可以做根雕教學生,還可以約上三五好友坐車前來進行藝術探討。“以前做這些山桃核都只能孤芳自賞,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到我們這里來購買,越來越多的產業來和我們合作。”不再為吃穿發愁的甕金鼎滿足地說道。
“以前一件棉襖,冬天穿完了,夏天把棉花掏出來接著穿。”甕金鼎說,他自己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會過上如今這么好的生活。道路通到家門口后,買家通過網絡下單,物流商家就能及時來進行包裝運輸。這些傳統手工藝品擁有了自己的專屬道路,村民們也走上了奔小康之路。
同樣被道路“釋放”的還有湖北省恩施州的土地。湖北恩施的高坪鎮,位處北緯30度,海拔1200米,夏季涼爽宜人,擁有著有利于人體健康的富硒土壤。
“現在下了高速公路,20分鐘就能到這兒,2020年高鐵也能建成,帶動咱們老百姓脫貧致富。”青花田園綜合體總經理王宸宇說,如今交通的便利讓青花田園能夠直接將廠建到當地,租用老百姓的土地,增進土地流轉,營運期間還可以給老百姓提供就業崗位,增加務工收入。“應該說,是‘四好農村路’的建設,讓青花田園走進美麗的高坪,給老百姓謀福利!”王宸宇笑著說。
高坪鎮目前全鎮公路總里程達到218.9公里,農村公路養護率達到*。圍繞恩施地心谷核心景區、脆紅李等特色產業、田園綜合體等重點項目、土家民宿等特色村寨建設,著力打造道路景觀,切實推進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帶動民宿發展100余家,特色產業發展2.6萬畝,帶動貧困人口6200人脫貧致富,綜合收入600余萬元。
人在家中坐 訂單找上門
通往歐洲的班列上,運輸著一批批人造花,吊牌上都寫著“Made in P.R.C”(中國制造)的字樣,誰能想到這批銷往海外的人造花來自中國寧夏固原市的一個小村莊。
4月2日,在寧夏隆德縣觀莊鄉前莊村的人造花扶貧車間里,23歲的馬海麗正迅速地把葉子放在機器上,腳一踩,機器一壓,手一抓,人造花的葉子就成型了。相較其他年齡大的婦女,馬海麗干得更快也更多,在機器前做一個月就能掙2000元左右,“干得快些就掙得多些”,馬海麗一邊笑著對我們說,一邊手上不停。
2016年前莊村推進脫貧銷號,由于隆張鐵路貫穿南北,南接312國道,北連固原市原州區,交通的便利使村內生產的商品可以順利銷售出去,也讓村民們大開眼界,見證了村子翻天覆地的變化。
馬海麗的丈夫外出打工后,家里的重擔落在了她的肩上:孩子們需要媽媽的照顧,老人們需要陪伴,家里的地需要人照料……如今,地里有割草機,家門口就是掙零花錢的扶貧車間,中午還可以回家為家里人做個午飯,“太方便了,路通了以后身上和心上都輕松了太多了。”馬海麗回想起這幾年交通帶來的變化,仿佛是伴隨著家門口的路*天修通,日子*天變得更好了。
在前莊村,像馬海麗這樣的婦女還有很多,55歲的司彩霞已經在扶貧車間待了近兩年,平均下來年收入可達2萬多元。自2017年7月起,扶貧車間的正式運行有效解決了當地農村剩余勞動力問題,就業人口達4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占到了22人。通過將扶貧車間建在村頭,讓村民在家門口上班,持家創收兩不誤。
同樣感受到生活水平提升的,還有來自湖北恩施州花坪鎮村坊村村民向孝旺,她摸著自家的葡萄架開心地說:“以前只靠賣葡萄根本養不活一家人,還得種糧食、養豬。近幾年路不僅通了,還越拓越寬,大貨車都能進得來,每年賣葡萄就能賺五六萬塊錢!”
花坪鎮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平均氣溫20℃-23℃,素有“清爽花果坪、康養仙居地”之稱。向孝旺所種的是當地有名的“關口葡萄”,皮薄汁多,還有玫瑰的香味,不愧為山珍奇果。但在路通之前,只能空有香氣而無人知。
“過去,我要背到10公里以外的鎮上去賣葡萄,而且葡萄皮薄容易破,因為泥路不好走,往往還沒走到鎮上,就已經壞了一半。”向孝旺心疼地回憶道。而今,她和老伴只需要偶爾下地看看,不再擔心運輸的問題,坐在家中就有訂單電話打來,站在房前就能看到外面的車子開到葡萄園來收貨。
曾經的湖北省恩施州峰巒疊嶂,群山鎖扼,讓這里的人們仰嘆高天,呼喚坦途。近年來,全州交通運輸搶抓機遇、克難攻堅、加快發展,制約恩施州經濟社會發展的交通瓶頸逐步打破,曾經的閉塞之所已變為通衢之域。
路通了,曾經交通閉塞、經濟落后的店子坪村,“抬豬出山”成為歷史,摩托車、小汽車、大卡車開進來了,土豆、紅薯、獼猴桃源源不斷運出去,解決了以往出行難、上學難、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路活了,村子活了,村民臉上的笑容也多了!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