鉀鹽鉀肥行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為我國糧食生產和鉀肥供應提供了保障。
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我國鉀鹽鉀肥行業不斷發展壯大,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行業通過多措并舉、多元布局等切實可行的方式,為我國糧食生產和鉀肥供應提供了安全保障,國內開發、國際采購、境外開發成為保障我國鉀鹽鉀肥行業穩定、可持續發展的“三駕馬車”。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早期鉀肥生產受資源和技術限制,基礎條件差、起步晚,進口鉀肥占據中國市場主要地位。上世紀50年代,一些外國專家曾斷言“中國是一個貧鉀國家,根本無鉀資源可循”。為了打破這種診斷,長期以來,鉀鹽普查和尋找資源的重要性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就被中國的科學工作者所重視。
在“一五”期間,我國便開始了找鉀成礦預測工作,出版相關成礦理論,舉辦鉀鹽培訓班,著手組建鉀鹽找礦隊伍。1956年,國家制定的“中國12年國家重大科學技術長遠計劃”中,明確以找鉀、硼為主要任務的鹽湖科學考察。經過老一輩科學家的努力,自1955年開始,找礦隊伍分別在青海柴達木盆地中的察爾汗、達布遜等鹽湖及茫崖礦區及新疆羅布泊地區發現了大型及特大型鉀礦床,并通過科學評價,制定開發計劃,有效解決了鉀鹽開發的關鍵技術,為我國大規模鉀鹽鉀肥生產提供了資源和技術保障。這不僅結束了我國鉀鹽產品幾乎全部長期依賴進口的歷史,而且還大量出口創匯,保證了全球鉀肥進口的“價格洼地”地位,同時也成為世界上鉀鹽產品生產名列前茅的大國。
1985年后,為了迅速改變中國嚴重缺鉀狀況,原地礦部還專門安排了中國柴達木盆地西部和北部鉀鹽的普查項目,為日后鉀鹽資源的重大發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八五”期間,新疆羅布泊找鉀工作獲得重大發現。地礦部地科院的朱允鑄王弭力、吳必豪劉成林等人在研究中發現,羅布泊中蘊藏著豐富的鉀資源。隨后,蔡克勤等科學家在羅布泊北部吐哈盆地中發現了硝酸鉀鹽礦,鄭綿平院士等科學家多次到羅布泊考察,預見了羅布泊鉀鹽礦的存在。
資源找到了,技術也要有突破。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國福表示,雖然我國打破了“中國鉀資源赤貧、中國無鉀可循”的論調,但鉀礦資源依然屬于國家嚴重短缺的礦產資源之一。我國可溶性鉀鹽礦查明資源量是10.05億噸氯化鉀,基礎儲量5.355億噸,約占世界鉀基礎儲量總量的5%,其中89%以上資源儲量集中分布于青海柴達木盆地和新疆羅布泊鹽湖,鉀礦所在地地理位置偏僻,自然環境惡劣,配套開采條件差。鉀鹽資源以鹵水鉀礦為主,鉀礦品位相對較低,因而生產成本相對較高。“利用有限資源在*程度上滿足國內鉀肥需求是中國鉀肥人的宏愿,要實現這一目標,堅持科學規劃、合理開采,創新開采技術勢在必行。”陳國福說。
經過中國*代“找礦人”和鉀鹽開發者的不懈努力,1978年后,我國鉀鹽、鉀肥生產和加工規模和水平發生了重大變化。幾代科技工作者針對可溶性固體鉀資源不足,開展了開發鉀資源的技術研究,突破了鹽湖高品位晶間鹵水的鉀鹽提取技術。而近幾年,低品位鹽湖鉀資源開發技術、海水提鉀技術、不溶性鉀資源利用技術等也都有了實質性突破。
據介紹,青海鹽湖股份、華東理工大學等單位聯合開發的低品位難開采固體鉀鹽高效利用技術,將察爾汗鉀礦資源利用率由27%提高到74%,采用自主研發的反浮選—冷結晶工藝、冷結晶—正浮選工藝及尾鹽溶解轉化熱溶結晶組合加工技術,加工單程回收率由55%提升至65%,鉀鹽綜合回收率由不足40%提升至70%以上,產品品位、質量大幅提高,穩定生產氯化鉀含量98%以上的產品,鉀肥生產規模由100萬噸/年增加至500萬噸/年(折300萬噸K2O)。該項目獲得2015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研發的“含鉀硫酸鎂亞型鹵水制取硫酸鉀”工藝,在新疆羅布泊鹽湖建成了120萬噸/年硫酸鉀成套裝置,成功解決了羅布泊鹽湖鉀資源大規模開發的開采、加工及裝備難題,使我國擁有了*的利用硫酸鹽型鹵水制取硫酸鉀的技術和產能*的硫酸鉀大型裝置。該項目獲得2013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國產鉀肥產量不斷提高,中國已成為世界第四大鉀肥生產國。但不可否認的是,資源短缺依然制約鉀鹽鉀肥行業發展。
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鉀肥行業分會會長、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興富認為,未來,鉀鹽鉀肥行業要進一步明確發展目標、健全組織框架、夯實基礎工作、提升基本能力并傳承優良作風。借力“一帶一路”倡議,將緊缺的鉀資源“引進來”,不斷提高鉀資源保障度,實現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