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與臺灣血脈相通,因‘文緣’相融,因‘業緣’攜手,因‘信緣’相近,因‘姻緣’相親。”四川省副省長堯斯丹雖寥寥數語,卻一下子拉近了川臺兩地的距離,讓在座的臺灣嘉賓倍感親切。
近日,第六屆川臺農業合作論壇在臺灣云林縣舉行,四川省有關部門和部分市州政府分管農業負責人、農業專家學者以及相關行業協會、企業代表,臺灣客家商會和高雄、新竹、苗栗、南投、彰化、云林等市縣農會及企業代表等近300人參加論壇,共同探討農業可持續發展和川臺農業合作新機遇。
堯斯丹在致辭中說,四川是農業大省,土地肥沃,物阜人豐,農業有精耕細作的傳統,盛產各類農副產品,糧油作物種類繁多,畜牧、水產資源十分豐富。近年來川臺兩地文化交流頻繁,經貿合作緊密。“我們熱忱歡迎臺灣朋友多到四川走一走、看一看,尋找農業合作商機,也期待通過本屆論壇的交流探討和實地考察,學習和借鑒臺灣在現代農業和鄉村建設方面的智慧與經驗。”
“四川是農業大省,云林是臺灣農業大縣,耕地占全臺十分之一。”云林縣縣長張麗善致辭時表示,云林被譽為“臺灣糧倉”,農業發展居臺灣*位。她希望借論壇之機,兩地相互分享農業經驗,未來尋找更多合作機會。
論壇上,臺灣大學名譽教授陳保基、成都市副市長劉旭光等作了主題演講,兩岸代表就川臺農業產業合作項目進行了交流。論壇會場門前,高雄、新竹、苗栗、南投、彰化、云林等地農會設立了產品展示臺。云林的古坑咖啡、彰化的牛蒡茶、高雄的鳳梨等都吸引不少與會嘉賓駐足。
不久前剛從深圳、廈門等地參訪回來的高雄市農會理事長蕭漢俊表示,2016年前,兩岸農業交流很熱絡,但民進黨上臺后,兩岸農業交流就“卡卡的”。蕭漢俊認為,農業對兩岸來說都很重要,也各有所長,希望兩岸重視農業交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多次派員參加論壇的臺灣鵬景集團董事長王仲鵬表示,兩岸農業合作有很大發展空間,臺灣有機農業技術以及農產品加工制造、文創旅游、養老康養等相互融合的經濟和商業模式比較成熟,對大陸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有借鑒意義。集團在大陸投資成立鵬景(中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陸續在南京、馬鞍山、蘭州、泰安等地設立示范基地,引入臺灣的原礦家有機農法,打造完善的有機種植技術、管理制度與銷售平臺,確保農產品安全。
本屆論壇以“友善大地,永續農業”為主題,由四川省農學會、四川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和臺灣《旺報》、云林縣農會主辦,臺灣客家商會和高雄、新竹、苗栗、南投、彰化等市縣農會以及四川省農科院、四川發展(控股)公司協辦。
在臺期間,四川農業代表團還將前往部分臺灣基層農會、農業園區、農業和生物科技企業參觀考察。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毛業雄說,多年來,川臺兩地通過農業交流結下深厚友誼。通過論壇和參訪,臺灣農業經營一些先進理念,如精致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等值得四川借鑒。
據介紹,近年來,四川憑借農業資源豐富、基礎良好、市場巨大、政策優渥等比較優勢,與臺灣在精致農業、現代農業方面開展有效對接,合作領域廣泛。截至去年底,四川共有臺資企業2317家,項目投資總額197億美元,各項指標均位居西部地區*位。其中,在川臺資農業企業發展迅速,川臺農業合作已逐步形成多層次、全方位合作的良好態勢,合作項目近300個,金額超過20億美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