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云南鮮花盛產,種類繁多,卻只能做個批發市場?日前,在百家號華商韜略的一文中闡述,作為世界花園,云南無疑是非常成功的。但將云南花園變成“花店”,似乎進展的很不順利,或者說根本就沒有。在其統計的2015—2018年受到資本青睞的全國知名鮮花電商平臺中,從野獸派、roseonly,到花點時間、愛尚鮮花……這近十家電商70%以上的花源都在云南,實現了億元級別的融資,可沒有一家出自云南本土,無疑是云南花卉產業的一大痛點。
花開四季、美麗春城。其實筆者早前看到的一篇文章也曾說到,云南昆明有條“華爾街”,但這里交易的不是股票卻是鮮花。在花卉拍賣交易中心,每天下午3點都坐滿了全國各地的花卉批發商,撥動鼠標就能影響鮮花價格。讓山里田間的鮮花走向全國乃至世界,如此潛力巨大,又豈能讓機遇與挑戰總是擦肩而過?
種植只是*步,交易才是關鍵。市場有了活力,花農才有動力,也才能做大做強鮮花產業。
如文中所述,相比之下,云南本土的淳樸的經營風格也是致命的弱點。因為本地人各自為營,將當地市場瓜分,在花卉市場擺攤。受眾群體就鎖定在店門口半徑2公里內和外來游客。有的甚至不開店,推著小車移動經營。不追求品質,在批發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可見,無核心競爭力,又何能將產業鏈延伸,給云南鮮花詩與遠方?
從批發市場到精品促銷,看似一步之遙,可核心理念的構建,交易雙輪驅動的研發更為關鍵。以野獸派為例,其每個產品背后都有一個故事,并依然保留了故事訂花服務。找到打動人心的線索,將花卉、人和故事用藝術創意聯結起來,可以說是野獸派的USP。那么,該如何給云南的花,一個與野獸派、roseonly不一樣的故事,將特色凸顯與銷售對接,將交易主導向近期與中期、遠期目融為一體,從而形成在整個花卉全產業鏈?
換個方式種地,換種思路經營,換個人接手干,其命運可能就會改變。賦予品牌的二次“生命”,讓“生命”周期更為精彩,讓潛在價值*化,這個過程的蝶變,市場才會變得更有活力,品牌效應才會更加有的放矢。筆者以為,云南的鮮花不需要做成什么“派”,而在于向更多的社會力量借智轉型、借力升級,不斷提高“深耕”市場的能力,找到自己想象空間的領地。
當然,個中也就涉及到品牌一說。當加強產品研發與質量管理,提高產品附加值,持續增強高質量產品與服務供給能力,向產業價值鏈高端攀升,從而打造一批能夠在全球市場支撐品牌發展的支柱鮮花產業以及能夠體現本地特色的優質品牌,以質量和創新贏得消費者與公眾的認可與信任。有了“底氣”,自然批發市場也就會變成鮮花“*品店”。
*后,給云南鮮花詩與遠方,要摒棄急功近利的想法,把品牌建設與銷售途徑當持久戰來打,只有這樣,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才會娓娓道來,吸引越來越多的商家和消費者身臨其境故事之中。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