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龍江劇《百米河邊》主人公王慶福作為一名村支書,懷著滿腔熱血,20年如一日,帶領村民斗鹽堿、戰洼澇、引河水、種水稻,開拓創新、埋頭苦干,讓“中國夢”在田間地頭播下種子、生根發芽,把一個遠近聞名的貧困村變成了特色鮮明、致富有方的“水稻村”。
火爆全國的《百米河邊》,故事原型就發生在黑龍江省大慶市林甸縣東興鄉福興村。不忘初心,堅定不移地服務群眾,踐行群眾路線;不忘初心,堅定不移地解放思想,不斷開拓創新。福興村敢于打破常規干群合力在洼澇鹽堿地上開辟水田的事跡令人振奮,福興村黨支部勇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更是我們黨永葆蓬勃生機、事業興旺發達的重要法寶,福興人在歷屆村“兩委”的帶領下抒寫了福興村的發展傳奇。解放思想推動大慶高質量發展,我們為福興村黨支部點贊。2018年2月,福興村“兩委”班子順利完成了新老交接,帶領村民再次叩響新時期的致富大門。
改善民生成為新班子的重要使命。
早在2014年,福興村便全部完成了水田開發,由于水田種植效益好,村民開發水田的積極性空前高漲,上游原有旱田地沒有科學的規劃,無序的開發使得原有泵站供水能力無法滿足后續開發水田的供水需求,導致下游原有老稻田出現嚴重供水不足。
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村“兩委”多次與有關部門溝通并積極協調林甸縣水務局抓住尼爾基水利工程配套的有利時機,開挖了從二干支渠到四屯東南地進水渠一條,全長1275延長米。部分村民對占用耕地開挖水渠一事起初并不理解,村干部多次入戶溝通,為民辦事的誠心打動百姓,村民不僅全部同意占地修渠,還主動承擔工程監督任務。
提高村容村貌,福興村擂響了冬春會戰,利用冬春有利時機清淤2800延長米,協調涵管350余節,新修過路橋一座,涵20余處。動用車輛200多臺次,完成截流溝的加高加固1000余延長米,及時排除了汛期溢流隱患。“村里越來越美,老百姓越來越幸福,多虧了村里的好干部。”福興村的老百姓對村“兩委”無不豎起大拇哥。福興村始終把改善民生作為鄉村發展的要務,大力改善村民飲水、住房、村容村貌等。2018年,建設安全水房2處、改造一處,為全村528戶提供飲水安全,入戶率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改造泥草房13戶,改善群眾居住條件提升了幸福指數;開展村環境衛生整治的提檔升級活動,去年共綠化美化12000多平方米,新植綠化苗木1450余株,沿路花草美化帶5.9公里。
創新發展成為新班子的不懈追求。
人多地少和水田單產已無潛力可挖,如何擺脫發展瓶頸是村“兩委”面臨的一道難題。“現有的耕種方式已無法滿足村民更高經濟收入的需求,唯有解放思想,在耕種發生和品牌營銷上不斷創新才能有效解決。”新班子立足村情實際,認真考察、調研,確定了以“鴨田蟹稻”為主的生態“種養結合”的新型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
擼起袖子、甩開膀子加油干!福興村重點扶持了有資質的家庭農場大力發展“鴨田蟹稻”500畝,畝增效800余元,實現增收40余萬元。示范引領讓村民看到“錢景”,全村村民實現共識,今年計劃在四屯沿路再發展“鴨田蟹稻”1萬畝,為提高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等級保駕護航,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和規模化經營。
長效治理成為新班子的建設之基。
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這絕不是一句空話。在福興村,黨務、政務、財務三公開,民主決策讓村民的事自己說得算。福興村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的工作程序,在涉及低保戶、貧困戶的評定、村級工程項目招標等進行民主決策、實行民主管理,工作透明讓百姓明明白白,黨組織的公信力明顯增強。
福興村還重點完善了村規民約、一事一議、紅白喜事報備等制度,讓村干部辦事有標準、村民做事有準則,拉近了黨組織與村民間距離。在村“兩委”的帶領下,黨員干部始終堅持“三會一課”、“兩學一做”等學習教育常態化,積極開展扶貧幫困、捐資助學、志愿服務等公益活動,還為無職黨員設職定責,激發黨員主觀能動性,提高為群眾服務能力和示范帶動作用。
為讓鄉村治理體系呈現出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大好局面,福興村在加強和完善黨支部領導、村委會負責、黨員帶動、法治保障的同時,積極引導和動員廣大群眾參與到村級治理中來,組織村內“文藝人”編排符合時代特點的傳承遵規守約、尊老愛幼、鄰里互助、誠實守信等鄉村優良習俗的文藝節目,讓民風更淳樸、社會更和諧。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蓬勃發展的福興村今年將以鄉村振興為契機,重點建設可容納200人黨員教育基地和福興村水稻發展歷史陳列館,千方百計解決群眾急難問題,大力探索發展稻田旅游等,建設美麗福興村為大慶轉型發展全面振興注入鄉村力量。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