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2019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出臺(圖)
2019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出臺(圖)
農業網   時間:2019/4/23 9:08:00  來源:經濟日報  閱讀數:622

2019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

  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日前聯合發布2019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這37條政策包含了農業生產發展和流通、農業資源保護利用、農田建設、農業科技人才支撐、農業防災減災、鄉村建設等六大方面。兩部門表示,中央財政將繼續加大支農投入,強化項目統籌整合,持續優化財政支農投入供給。業內人士認為,今年強農惠農政策重點將促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發展壯大鄉村產業,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農業生產發展和流通是政策的優先支持領域,其中玉米、大豆和稻谷生產者補貼,關乎種糧農民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利益,*受業內關注。今年國家確定在遼寧、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實施玉米及大豆生產者補貼,在相關稻谷主產省份實施稻谷補貼。業內人士認為,生產者補貼既能夠體現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各糧食品種的具體要求,又體現了糧食價補分離、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政策趨向。

  農業農村部財務司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中央財政將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統籌安排,補貼資金采取“一卡(折)通”等形式兌付給生產者。具體補貼范圍、補貼依據、補貼標準由各省區結合本地實際具體確定,但大豆補貼標準要高于玉米。為推動稻谷*收購價改革,在相關稻谷主產省份實施稻谷補貼,中央財政將一定數額補貼資金撥付到省,由有關省份制定具體補貼實施方案。

  按照《政府工作報告》要求,2019年,要在全國建設高標準農田8000萬畝以上。此次兩部門進一步明確,高標準農田建設將向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傾斜。在遼寧、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四省(區)實施,建立集中連片示范區,集中展示一批黑土地保護利用模式。支持開展控制黑土流失、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保水保肥、黑土養育、耕地質量監測評價等技術措施和工程措施。

  農業農村部農田建設管理司司長盧貴敏說,高標準農田建設公益性強、受益面廣、投資大、建設周期長,必須依靠政府的有效組織和推動。對此,農業農村部已推動從中央預算源頭上整合原有農田建設項目和資金,設立農田建設專項。項目支出專項用于農田建設,近幾年集中用于高標準農田建設,不再新安排包括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發展、部門項目等其他非農田建設類項目。

  在農業資源保護利用方面,農業農村部將發放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漁業發展與船舶報廢拆解更新補助,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補償等。開展漁業增殖放流,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支持畜禽糞污資源化處理、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重金屬污染耕地綜合治理等。

  中國社科院農村所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劉長全說,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政策目標更明確,支持力度更大。同時,更加突出綠色發展落地扎根。要全面落實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改革方案,切實保護耕地、草原和水生生物資源,強化農業生態環境治理,支持綠色循環農業發展,加快形成農業綠色生產方式,加快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

  財政支持不能“只見物不見人”,農業科技人才支撐是強農政策的另一大方面。2018年,中央財政安排資金20億元,根據鄉村振興對不同層次人才的需求,分層分類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00萬人以上。今年,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確定,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現代青年農場主、農業職業經理人、農業社會化服務骨干和農業產業扶貧對象作為重點培育對象,提升其生產技能和經營管理水平。扶持有能力的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主體承擔培訓工作。

  農業農村部科教司司長廖西元說,目前,全國多數省份制定了省級新型職業農民認定管理辦法,不少縣市出臺了縣級扶持政策。可以說,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制度已基本形成。但由于農業比較效益較低、風險較大,城鄉發展差距導致人才虹吸效應,鄉村振興存在“缺人”現象。按照規劃,到2020年新型職業農民數量要達到2000萬人。只有加大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力度,加快構建一支高素質現代農業生產經營隊伍,才能為現代農業提供堅實的人力保障。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gll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