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縣柯寨村的春天好似來得要更早些,一排排鱗次櫛比的蔬菜大棚內菜苗子長勢良好、青翠欲滴。天剛蒙蒙亮,菜農們已經忙碌在各自崗位上,開始了*的勞作。
脫貧攻堅戰略實施以來,漳縣始終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主攻方向,依托自身特點,積極培育特色產業發展,不斷創新發展模式,著力為貧困戶開拓增收渠道。
“農戶+合作社+公司”引領產業發展。漳縣柯寨村依托產業扶貧政策,加快建設設施大棚產業和高原夏菜產業,并將種植戶全部納入何家源蔬菜有限公司,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形式輻射帶動武陽鎮柯寨、新莊門、董家莊、孫家峽4個村600多戶農戶種植西蘭花、有機花菜、娃娃菜、萵筍等蔬菜,通過土地流轉、勞務用工、技術、農資和銷售保障促進群眾增收并帶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菜苗子長得很好,我們跟收菜企業簽訂了收購合同,蔬菜長好就賣給他們,不擔心銷路”,說起柯寨村“農戶+合作社+公司”發展模式李小強很是滿意,這樣一來他可以把跟多精力用來蔬菜種植上,借助漳縣*扶貧產業脫貧計劃,他成功走上了蔬菜產業致富路。
“農戶+合作社+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增收。銷路不用愁,蔬菜新品種的引進和種植技術同樣不用愁。漳縣大力發展“農戶+合作社+龍頭企業”的產業鏈條化發展之路,組織園藝技術推廣站通過對貧困戶高原夏菜技術指導,加大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推廣力度,推行標準化生產技術和產品質量標準,提升產品質量效應,大力扶持發展蔬菜冷藏、包裝、加工,為全縣脫貧摘帽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此外,合作社還為種植戶提供種苗、農膜、化肥等農資和技術,指導300多戶(其中貧困戶95戶427人)群眾種植西蘭花等蔬菜并負儲藏和銷售,蔬菜遠銷西安、重慶等地。據了解,菜戶每年能種三茬,畝均純收入達到了7000多元,良好的經濟收入,也確保菜農能夠穩產增收。
“農戶+合作社+就業”實現就業脫貧。合作社不僅帶動菜農走上蔬菜產業致富路,提供的就業崗位也著實為附近村民帶來了發展的紅利。“我是新莊門村油坊社人,何老板種的菜苗很好,我一個月工資兩千多,能供孩子念書了,出門就有工打,非常好”,李付菊說起能夠在家門口打工,臉上掛滿了笑容。在柯寨村,和李付菊一樣不能外出打工的農戶有600多戶,現在她們在家門口就能就業,這為他們帶來了工資性收入,也激發了脫貧的信心。“我們何家源蔬菜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帶動全縣1300多名貧困人口在家門口就業,每月按勞分配工資,對貧困戶來說,解決了不能外出務工的問題。” 漳縣何家源蔬菜有限公司負責人說道。
截至目前,漳縣已在8個鄉鎮的沿川水地及九嶺十八坪等半干旱地區發展西蘭花、有機花菜、娃娃菜、荷蘭豆、萵筍等蔬菜種植1萬畝。同時,廣泛吸納種植大戶、涉農部門、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及普通農民,進一步擴大生產合作,打造涵蓋種植、服務管理、銷售等生產全過程服務鏈,引領2400多戶群眾增收致富,帶動380戶貧困戶穩定脫貧。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