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Plant Journal在線發表了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為*署名單位、農學院小麥非生物脅迫機理研究團隊和生命科學學院生物信息學研究團隊合作的研究論文“ Hybrid sequencing reveals insight into heat sensing and signaling of bread wheat ”。在小麥耐熱分子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隨著全球變暖加劇,高溫已成為制約小麥生產的主要逆境因子之一。前期研究表明,小麥灌漿籽粒在高溫脅迫下的適應性響應有助于維持灌漿速率的穩定(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2018,PMID:30476278),但是,小麥是如何感受和傳遞高溫信號,并*終啟動高溫脅迫適應性響應的,尚不明確。該研究充分利用三代測序和二代測序的技術優勢,對連續時間點高溫脅迫下,小麥旗葉和灌漿籽粒的時空轉錄組數據進行了系統研究。結果表明,小麥對高溫脅迫的響應速度遠高于其它非生物脅迫,并*次鑒定到了熱激轉錄因子(高溫信號傳遞通路中的末端轉錄因子)的上游信號。
另外,小麥不同組織器官、不同亞基因組和不同調控方式之間,在高溫脅迫響應過程中存在明顯差異。針對小麥基因組的多倍體特性以及三代測序數據高錯誤率的問題,該研究開發的二代和三代轉錄組測序數據整合分析的生物信息學流程,為小麥等多倍體物種的大規模轉錄組學數據分析提供了新技術和新思路。
農學院青年教師、生物學流動站博士后王曉明為*作者,生命科學學院馬闖教授和農學院許盛寶副教授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本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引進人才啟動經費的資助。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