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樹耐干旱貧瘠,特別適合在荒坡地種植,但平時管理還是需要定期施肥、鋤草,保障花椒的正常生長。別看這小花椒,投入小見效快。我希望能帶動更多的人從事這個產業,讓我們坳背村成為花椒特色產業村,抱團發展把荒山變‘金山’,讓村民們都能受益。”4月中旬,貴州省鎮遠縣坳背村主任羅世鵬見了筆者侃侃而談,儼然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花椒種植技術專家。而早幾年前,他還是一名花椒種植技術“小白”,為自家地里種什么發愁。
為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產業提質增效,鎮遠縣積極響應貴州省實施“一減四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政策方針,經多方實地考察,立足當地實際,為做好產業結構調整做“加減法”,減種一些經濟效益不高的傳統農作物如玉米的種植面積,增加一些能富“口袋”的如花椒、生姜、食用菌、茶葉、烤煙、天麻及鉤藤等經濟作物,同時發展生態養蜂、稻田養魚、林下養雞等生態循環養殖類項目。通過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公司+基地+農戶”等模式,采用入股保底收益、代養、就業、保收和扶貧資金固定分紅分期回收等機制,積極鼓勵當地農民發展特色富民產業。
為了找到適合當地的產業及時轉型升級,羅世鵬于2017年3月份牽頭成立了鎮遠縣坳背綠色生態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并組織本村黨員、經濟發展能手外出參觀取經,經過多次考察,在農技部門專家的技術指導下,羅世鵬決定將種植九葉青花椒作為富民強村的特色產業,在自己做好示范引領作用的前提下帶領村民共同發家致富。
于是,坳背村級組織向縣扶貧辦申請了30萬元扶貧專項資金,幫扶單位出資3萬元,村級組織入股6萬元,村民入股5萬余元,共籌措了44萬余元,流轉了310余畝土地種植花椒。通過2年的精心栽培,目前全部存活,掛果率為80%左右,預計至今年底能實現分紅,帶動周邊農村剩余勞動力100余戶就業,真正實現了在家門口助農增收。
“這是一項2年投資多年受益低投入高產出的生態經濟型產業項目,今年我們還準備自己培育10萬株花椒苗,我有信心把花椒產業做成我們村的特色產業。我們村與遵義市鳳崗縣的農技部門簽訂了合同,他們負責技術指導及統一收購,這樣花椒銷路有了保障,我們不用擔心市場,只用加強管理保質保量到時交貨就好了。”羅世鵬說。
在羅世鵬的帶領下,坳背村形成了以產業促發展的良好態勢,村民們不僅規模種植花椒,還在花椒基地套種了138畝大肉姜,通過間作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經濟收益,達到以短養長的產業發展目標。目前,該項目帶動了43戶貧困戶入股,解決就業人員98人。該項目試點成功,有望在全縣推開,將帶動全縣農民發展花椒種植業共同發家致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