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安徽合肥鄉村振興擘藍圖(圖)
安徽合肥鄉村振興擘藍圖(圖)
農業網   時間:2019/4/26 11:29:00  來源:合肥日報  閱讀數:355

鄉村振興

  春耕大幕拉開以來,安徽省合肥廣袤的田野中,隨處可見農民們勞作的身影。

  在合肥市肥西縣豐樂鎮,谷雨過后,驅車沿著鄉村道路行駛,沿途水田中有眾多農民在揮著鋤頭埋種蓮藕。

  “一斤能賣2塊多錢,一畝賺個5000~6000元沒問題。趁著現在雨水還不多,趕緊種下去。除了幫大戶種植外,我們自己也種幾畝。”趙橋村村民徐從俊邊忙邊說。

  由于效益不錯,還能減少傳統種植面源污染,近年來豐樂鎮鼓勵農戶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廣泛種植蓮藕。“目前全鎮種植面積已達1萬多畝,除了賣藕,我們還注重開展深加工,開發荷葉茶、藕粉等關聯產品。”豐樂鎮宣傳委員孔玲玲介紹。

  依托良好的生態和優美的風光,豐樂鎮還通過舉辦荷花節等節慶活動來發展鄉村旅游。如今,蓮藕產業已經成為豐樂鎮一大支柱產業、富民產業。

  鄉村振興,產業是“牛鼻子”,產業興則百業旺。

  長豐的草莓、巢湖的番茄、廬江的稻蝦、肥東的杭椒……近年來,合肥市緊緊抓住產業這個“牛鼻子”持續打造特色產品、*產品、地理標識產品和農業新業態、新主體、新模式,加速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讓鄉村振興有了底氣與硬氣。

  2018年,合肥市全面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優質綠色糧食生產,全年糧食產量302萬噸;全市蔬菜瓜果種植面積達188萬畝,產量超過300萬噸;全年水產品產量22.9萬噸,漁業總產值189億元。“合肥市制定修訂農業地方標準190項,累計創建市級以上標準化生產基地(區)41個,累計注冊農產品商標近1.5萬個,‘三品一標’總數達到992個,優質農產品源源不斷走向市場。”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合肥市實現糧油、畜禽、乳制品、水產品、飼料、蔬菜水果等6個規模化集群式發展產業。以市級為基礎、省級為骨干、*為引領的三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集群已經形成。“全市市級以上產業化龍頭企業達736家,在全國和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掛牌企業51家。”該負責人介紹,全市70%以上的農產品加工企業與農戶、農民合作社簽訂了原料生產訂單。

  合肥市圍繞農業產業布局,創建各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79個,鄉村旅游火爆。“2018年全年全市休閑農業接待游客數量3400萬人次,經營收入34.5億元。全年農業農事節慶活動突破100場,帶動農戶3.8萬人,銷售農產品收入8.7億元。”據介紹,全市農耕勞動正向休閑活動轉變,農產品正從外銷向就地銷售轉變,農民增收增添新動力。

  “三產”深度融合,合肥農業芝麻開花節節高。

  全域整治打造美麗鄉村

  *美四月天,站在廬江縣柯坦鎮分水村虎洼水庫大壩上環視,360度無死角的美景讓人陶醉:大壩之內,一湖碧水倒映群山,波光蕩漾,明艷動人;大壩之外,三三兩兩農家院落錯落分布,屋后房前,綠茶繁花相映。

  “都說這里山好、水好,沒想到居家環境也好,一圈轉下來,感覺家家戶戶都收拾得干干凈凈的,跟過去的農村完全不一樣,像畫里一樣。”望著滿目秀色,報團參加廬江第十一屆白云春毫茶文化旅游節活動的市民蔡暢感嘆不已,直言不虛此行。

  分水村地處大別山余脈,境內崇山峻嶺,峰巒疊嶂,湖光山色,清新怡人。

  “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青山秀水中,過去大家不太注重環境衛生,設施也跟不上,村容村貌比較臟亂。2017年,分水中心村納入了省級美麗中心村建設,相繼開展了垃圾處理、道路暢通、村莊綠化、村莊亮化等工作,配套了公共服務設施,前前后后總共投入了500多萬元,村子大變樣。”分水村黨總支書記倪申林介紹,村里還制定了村規民約、綠化管理制度、公共設施管理制度等,鞏固美麗鄉村建設成果。

  如今的分水村山水人文和諧共生,成了眾多游客的旅游目的地。

  在合肥廣袤的鄉村,煥發新顏、生態宜居的村莊正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近年來,合肥市按照標準有高有低的要求,梯次推動‘鄉鎮政府駐地建成區—中心村—規劃保留村—近期不撤并村’全域謀劃、全域整治,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實現美麗鄉村建設從‘一處美”向“一片美’轉型。”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

  數據顯示,全市目前建成省級、市級美麗中心村348個,在建192個。納入省級、市級建設的中心村圍繞各自側重點,形成了美麗鄉村“標準版”和“基本版”,引領全市鄉村建設。

  對于數量眾多的自然村,合肥市同步開展整治,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三年提升行動,補齊農村廁所、垃圾治理、污水治理三大短板。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n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