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地里*忙的時候,這些天來,我每天都在協調智能農機到農民的地里作業。”4月22日,博樂市貝林哈日莫墩鄉夏熱勒津村村民夏明理說,“充電寶都得隨手拿著,掛了電話就要趕緊充電。”
夏明理是貝林哈日莫墩鄉農民信賴的農機戶。早在1991年,他就購置了一臺拖拉機,如今他有4臺安裝GPS系統的大馬力拖拉機和3臺采棉機。
貝林哈日莫墩鄉是博樂市的一個棉花集中種植區。“這幾天要開始春灌了,我要趕在春灌前把十幾戶農民的地播完種,預計2019年我的農機將完成春耕作業2.6萬畝。”夏明理說,連日來,農機手連夜趕進度,人和機器都在連軸轉,著實有些疲憊。
拖拉機可以智能控制,只要農機手經驗豐富,播種速度會比較快,但夏明理還是會到現場去查看作業情況。
“我們采用‘干播濕出’模式播種,這里土壤硬度大,有時候機械會被損壞,我在現場,簡單的機械問題能快速處理。”夏明理說,一切為了搶抓農時。
近年來,隨著國家農機購置補貼等惠農政策出臺,夏明理干起了農機租賃業務,憑借專業的農機操作和管理技術得到農民認可。
但夏明理不滿足于此。他說:“每年春播工作緊張的時候,我想的都是怎樣提高效率,保證質量。我2019年47歲了,我還在學習新的農機知識,考察新型農機裝備。”
這些年來,在夏明理用農機為農民提供播種、田間管理、收獲全程服務的過程中,當地越來越多的農民認識到智能農機是現代農業快速發展的重要保障。
“目前,博樂市已經實現了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正在開展綠色高效新機具、新技術示范推廣,提高智慧農業發展水平。”博樂市農機局農機推廣站站長蔣貴菊說,“GPS定位播種機、無人機等農機已經走進博樂市農民的土地,近期我們將會組織農民進行新型農機技術培訓。同時通過免耕、少耕等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推廣,實現培肥地力、保護耕地、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