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農民把農產品“運得出、存得住、賣得掉、賺得到”,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不少地方在一些農村地區建起了“地頭市場”,效果顯著,使得生產者、經銷者和消費者皆大歡喜。
“地頭市場”好不好,從中獲得收益的人心里*清楚。從生產者角度看,過去賣農產品早出晚歸,勞心費神,費用很大。現在市場建在地頭,只需花上幾分鐘在市場轉一轉,就能了解價格和收購標準,進地一摘,出來一賣,既不耽誤農活,又節省了運輸費用。從經銷者角度看,過去跑到田間地頭挨家挨戶收購,費時費力。現在市場建在地頭,對農民的生產過程和產品情況了然于胸,收購起來心里很踏實。從消費者角度看,把市場建在地頭,自己買點農產品方便了很多,由于減少了中間環節,價格十分公道,質量也很讓人放心。
可見,“地頭市場”是農民家門口的市場,是農產品進入流通領域之前分級、包裝、烘干、冷藏的簡易場所,是農產品轉化為商品、從生產領域轉移到消費領域的重要環節,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農民就業增收機會,具有較強的生命力和較大發展空間。各地在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應從實際出發,對某些農村“地頭市場”應從政策、用地、信貸等方面予以保護和支持,使其更好地促進農村發展、農民致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