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文旅大融合的時代。從山水旖旎的浙西到淳樸自然的浙南,從人文殊勝的浙北到活力四射的浙東,作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省,詩畫浙江文旅融合開局之年成績斐然,文化和旅游兩大萬億產業逐漸形成了相互促進、優勢互補的發展態勢,穩步邁向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近日,第七屆浙江旅游總評榜評選活動舉行了頒獎儀式暨“文旅融合與美好生活”分享會,共同見證浙江文旅業榜樣的誕生。
作為浙江旅游行業發展的風向標,已連續舉辦七屆的浙江旅游總評榜近日再次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據了解,本屆活動新設置了年度“旅游+”創新獎、文旅融合示范景區,以表彰通過理念和方式創新,為美好生活提供更多現代化、多元化旅游產品的先行者,如,金華橫店景區借力馬拉松“跑進電影、穿越歷史”,臺州白鶴鎮“襪業城”首開“工業旅游”,嘉善縣大云鎮打造云寶IP,發展萌經濟等。如果去過紹興蘭亭景區,你很可能會被“蘭亭的故事”伴手禮打動。紹興市蘭亭景區管理處書記、主任,紹興書法博物館館長湯曉蕾在介紹景區文旅融合經驗時說,形態萌動、意趣萬千的千余種文創產品不僅受游客喜歡,也讓蘭亭文化“穿越”千年后更接地氣。這些創新實踐為“旅游+文化”融合提供了更多靈感和可能性。
過去一年,浙江的全域旅游又有新突破。安吉縣作為代表,在活動現場做了關于縣域旅游發展的主題分享。安吉將綠水青山的自然資源轉換為旅游產業優勢,通過大融合發展,將各色優勢產業相整合,玩法越來越多樣,并深入挖掘村落文化,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成為長三角地區中短線游客熱愛的休閑度假目的地。
一篇精彩的“詩畫浙江”大文章里,詩歌是*浪漫的靈動因子,錢塘江詩路、甌江山水詩之路、運河文化帶、浙東唐詩之路等浙江“詩路”發展布局正巧妙落子。浪漫的浙東唐詩之路上,新昌正積極打造“詩意新昌”文旅大IP,天臺全力推進全域旅游示范區和美麗鄉村示范縣創建,二者也攜手入選年度旅游發展十佳縣市。
浙江啟動大花園建設和杭黃高鐵開通,與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正式掛牌、首屆世界旅游聯盟湘湖對話聚焦減貧與發展等共同入選十大旅游新聞。全域是景區,處處成花園,大花園已成為現代化浙江的普遍形態。杭黃鐵路開通運營后,將沿途7個5A景區50多個4A景區串珠成鏈,連點成片,為推進長三角文化和旅游一體化奠定了堅實基礎。“大花園”和“大通道”建設,為“詩畫浙江”高質量發展打開了新格局。
淳安縣下姜村、安吉縣余村、磐安縣烏石村等入選人氣旅游景區村,棲衡石舍(臺州)、云上平田(麗水),村上酒舍(衢州)等入選十佳文化主題民宿也是眾望所歸。鄉村振興和文旅融合背景下,這批富有活力的鄉村旅游景區、民宿在壯大鄉村產業體系的同時,更發揮著傳播民俗文化、鄉村文化自信等功能,也是浙江“萬村景區化”工程和美麗鄉村建設的成果寫照。隨著《浙江省鄉村旅游發展規劃(2018-2025)》啟動編制,一幅新的浙江鄉村旅游藍圖開始潑墨揮毫。
文旅融合看浙江。四十年來,一代代文旅人繼往開來,不斷豐富詩畫浙江的品質內涵,創造著浙江文化與旅游發展的新局面。他們當中,把一葉酒店小舟鑄成開元旅業旗艦的陳妙林、創立古鎮保護“烏鎮模式”的陳向宏、一手打造“中國好萊塢”橫店影視城的徐文榮、“中國旅游演藝導演*人”黃巧靈等都是當之無愧的四十年*具影響力旅游人物。而造就“旅游+物聯網+鄉村+創客”共生孵化模式的“廿玖間里”創始人陳青松等六人獲選年度新銳旅游人物。
據了解,2018年的旅游總評榜自啟動報名以來,關注熱度持續升溫,旅游頻道上,超過50萬人次參與了公眾投票。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公眾評價環節考量指標,*引入第三方大數據平臺的數據源作為評價參考。以網友在搜索平臺、內容分發平臺、地圖平臺等產生的海量搜索量、閱讀數據、互動參與度、景區熱力指數等組成的“百度指數”為依據,產生多個項目的公眾評價指標,這也是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賦能浙江文旅細分領域的體現之一。
一份榜單,蘊藏著詩畫浙江推進文旅融合的歷史印記和美好未來。“只有根植于生活中的文旅融合才有持久的生命力”,中國旅游協會休閑度假分會秘書長曾博偉說,希望浙江繼續創新探索,成長為文旅融合的新標桿。
如今,借力文旅融合,詩畫浙江正成為“詩與遠方”的代名詞,成為人們追求現代品質生活的心之所向。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