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的防控主要依賴于生物安全體系,但飼料方面的因素也不能忽視。那么營養免疫在非洲豬瘟的防控中可以起到多大作用呢?
中國工程院印遇龍院士表示,可以通過飼料調控生豬免疫狀態來保護易感動物、防控非洲豬瘟。
非洲豬瘟是嚴重危害養豬業的烈性傳染病,強毒型致死率可達*,防控上仍無有效疫苗,只能依靠檢測和撲殺。印遇龍院士對非洲豬瘟病毒特點進行了簡要介紹。非洲豬瘟病毒是相關病毒科*成員,擁有龐大而復雜的基因組,有著獨特的宿主和生態循環,而且具有超強的體外生存能力,并且其傳染源和傳播途徑非常復雜。
截至目前,我國累計發生非洲豬瘟疫情多起,防控的壓力仍巨大。眾所周知,消滅傳染源、阻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動物是預防傳染病的三大要素。
印遇龍院士認為,保護易感動物可通過飼料調控生豬免疫狀態!
根據相關研究結果,非洲豬瘟自身免疫特點異常復雜。強毒型非洲豬瘟致病豬在3-4天死亡的可能原因為細胞因子風暴。在5-7天導致病豬死亡的可能原因為,免疫復合物加劇血管內皮損傷,器質性病變加重,主要器官出現循環衰竭而死。而10-15天死亡的可能原因為免疫復合物-III型超敏反應。
另外,在非洲豬瘟病毒的免疫反應中,抗體和T細胞在病毒控制中起著關鍵作用;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TL)在保護ASFV中的起了關鍵作用;CD8+T細胞在感染中細胞優先增殖。
在沒有非洲豬瘟疫苗的情況下,通過改善抗體、細胞因子和T細胞活性來提高生豬存活率是否可行呢?印遇龍院士認為這是一個研究方向。已有研究表明,精氨酸等多種功能性氨基酸具有激活腸道天然免疫反應而預防仔豬ETEC感染的功能效應;天然植物提取物激活相關非特異免疫因子,對畜禽養殖可起到提高免疫、抗菌防病、抗病毒等作用;混合肌注白細胞介素-4、轉移因子、生理鹽水,能有效提高豬的抗體水平和免疫狀態。
印遇龍院士強調,天然植物提取物、微生態制劑、功能性氨基酸、免疫因子添加劑、飼料預消化技術等可以調控生豬免疫狀態,對疫病預防是有幫助的。
除了營養免疫方面的內容,印遇龍院士還就飼養管理方面的非洲豬瘟防控措施進行了簡要介紹。
飼養管理:要保障*營養安全、生物防控安全及環境控制安全。*營養上,要確保飼料、豬舍內的空氣以及豬舍內用水的安全性,并確保豬舍內能接受到陽光照射。
生物防控:要求豬場嚴格管控人流、物流、車流、豬流;建立針對老鼠、蒼蠅、蚊子、鳥類、蛇類的防控體系。
環境控制:豬場外要做到遠離、隔離、阻斷、中轉;豬場內要做到獨立、干燥、通透、陽光照射。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