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呱呱呱……”千只頭似孔雀,形似鴛鴦,全身藍褐色的羽毛上均勻密布著珍珠一樣白點的珍珠雞、野山雞在雞舍上悠閑的鳴叫,看見陌生人進來,受到驚擾后成群逃竄或躲藏。這是筆者10月27日,在奇臺縣老奇臺鎮牛王宮村翔瑞珍禽養殖專業合作社養殖場看到的一幕。
合作社養殖場的珍珠雞、蘆花雞
33歲的大學生養雞能手康明從自家雞舍提起一籠野山雞、珍珠雞,對筆者說:“你看!冠紅體肥,個頭大,味道鮮,門口價100塊錢一只!烏魯木齊一個老客戶發短信來,說今天要30只。”
送走了快遞,康明掏出手機,登錄“珍禽養殖信息平臺”,點擊客戶端,瀏覽客戶需求量。
“每天都有訂貨的客戶,這是七彩野山雞,那邊還有綠殼蛋土烏雞和藍孔雀,我們養殖合作社總共有1萬多只雞和珍禽,雞舍和院子共占地6畝。”康明一邊回復客戶信息一邊忙著和弟弟康勝給珍禽們添食加料。
一旁的鄉鎮干部李世松說:“他們兄弟倆都是大學畢業生,放棄了城里的工作,回到家鄉養雞,是在父母的不解和鄉親們的非議聲中,踏上了創業路的,不容易,現在兄弟倆干得熱火朝天。
康明、康勝兄弟倆,大學畢業后利用2年時間在家鄉辦起了翔瑞珍禽養殖專業合作社,目前養殖已初具規模,年收入可達30多萬元,不僅自己實現了創業就業夢想,還帶動周邊100多戶農牧民實現增收致富。
鷓鴣是奇臺縣又一大亮點,今年奇臺縣三個莊子鎮青年村村民周杰利用村里果樹園,環境好無污染的特點,搞起珍禽鷓鴣養殖,5000只鷓鴣一上市就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大部分銷往烏魯木齊、昌吉等地,僅養殖珍禽鷓鴣今年就可以純收入10萬元。同時也帶動村民搞養殖增收致富。
“現在成立了杰峰特種養殖合作社,與部分農戶合作擴大養殖規模。有30多戶土雞養殖戶和5家珍禽養殖戶加入了合作社,他們負責養殖,我們提供鷓鴣苗、技術和出售渠道。”周杰說。
近年來,奇臺縣利用獨特的地理環境、氣候環境,積極鼓勵農牧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養殖業,通過養殖鷓鴣、孔雀、土雞、驢、駱駝、牦牛等拓寬了農牧民增收致富路。
今年,奇臺縣大力推行特色養殖,走專業化、規模化的養殖發展之路,依托“一帶兩園”畜產品供應基地,投入1000萬元,建設標準化養殖場,配備完善圈舍、擠奶室、禽類孵化室等專業基礎設施;通過資金補貼、技術指導、拓展市場銷路等扶持政策,積極引導農牧民發展特色養殖業,良好的經濟效益使農牧民探索到了持續增收致富的新路子,特色養殖產業已成為奇臺縣農牧民畜牧養殖短、平、快增收的新亮點。
截至10月中旬,奇臺縣今年特色養殖規模達到100萬頭只,同比增長39%,實現綜合收入1.2億元,同比增長51%。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