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三農人物 > 黃進:在現代農業轉型中嬗變
黃進:在現代農業轉型中嬗變
農業網   時間:2019/4/29 14:16:00  來源:農村新報  閱讀數:369

  襄陽市襄州區農業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從“積累量”向“提升質”轉向,從“舊動能”向“新動能”轉換,目標是實現從傳統農業大區向現代農業強區轉型跨越。

  基礎變強

  一個目標集約經營

  在推進新業態過程中,襄州不斷加強現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業機械設備提檔升級,提升現代農業科技含量,實現*化、智能化、科學化農業生產。

  一、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突破口,奠定種養殖業生產結構調整堅實基礎。一是全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堅持“區級整合項目資金集中連片抓新建、鎮村因地制宜抓補建、吸納社會力量參與建”的思路,整合項目、資金、人力等資源,*限度發揮資源集聚效益,全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截至目前,全區已整合項目資金15億元,建成高標準農田70萬畝。計劃到2020年新建高標準農田142萬畝,力爭實現全區高標準農田建設全覆蓋。二是全心服務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緊緊抓住國家重視水利建設機遇,服務支持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加快推進境內31公里管網鋪設,徹底解決鄂北崗地47萬畝耕地灌溉和25萬人農村居民飲水問題。三是全面推進秋冬農田水利開發。按照“多建多獎、少建少獎和不建問責”辦法,鼓勵激勵各地以渠道清淤、渠系泵站維護、井電配套、堰塘整治等為重點的秋冬農閑田水利設施建設,解決渠系、泵站、井電“腸梗阻”問題,為全區調整種養結構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以全面全程機械化為切入點,提高現代農業生產水平和勞動效益。近年來,襄州認真落實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依托區域內農機裝備優勢,整合資金,補齊機插、植保、烘干、秸稈綜合利用短板,完善稻麥種植從耕、種、管、收、儲等各個環節的機械化。一是提升大中型農機保有量。該區農機總動力140萬千瓦,保有量10萬多臺。擁有拖拉機80449臺,其中大中型10459臺。聯合收割機4868臺,插秧機2016臺,北斗衛星定位終端660臺。農機化綜合作業率達到88.1%。小麥、水稻、玉米等作物實現了全程機械化。二是發展農機裝備制造產業。依托東風井關農業機械有限公司,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推動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先后升級研發了水田專用輕量化拖拉機、帶側深施肥功能的高速插秧機、缽苗移栽機、減量增效*施藥的植保機、高效低損失率的收割機等綠色高效機具,為襄州農業發展增添了新動能。三是培育農機專業服務組織。培植農機大戶和發展農機專業協會,建立農機合作社和農機中介組織,全區規范運作的農機合作社達40家。雙豐收、祥瑞豐農機專業合作社榮獲“*農機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稱號,禾嘉鑫、順軒、康喜樂農機專業合作社榮獲“省級農機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稱號。

  三、以新優技術轉化為著力點,為現代農業加快發展插上翅膀。一是強化科研機構技術聯合。積極主動與中油所、省農科院、華中農業大學等科研機構聯合共建專家大院,在現代農業示范區核心區建設專家院士工作站,著重開展系統技術推廣、新優技術研究、示范、展示等。二是科學指導結構調整。按照“糧經飼統籌、農林牧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思路,圍繞“三重六特”布局,緊扣農業供給側和需求側“雙側”發力,調強優勢、調大產業、調長鏈條、調優品質、調高效益,在穩定糧食和畜牧兩大產業基礎上,調減玉米和棉花,推進青貯玉米發展和雜糧種植,推廣示范黑小麥、飼料油菜生產和節本高效技術,開展稻蝦共作示范基地建設。三是培育農業經營主體。重點培育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成為引領適度規模經營、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力量,實現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和企業經營共同發展。全區合作社總數1400個、家庭農場460家、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78家。

  模式變優

  三箭齊發追求高效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將單一的種植業改造成集種植、種養與循環生態于一體的綜合性農業生產模式,有力推動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華麗轉身。

  一、探索水稻+水產養殖高效種養模式。以“穩產能、優結構、強品牌、提質效”為目標,依托水源充足、水質優良的優勢,大力發展5萬畝稻田綜合種養綠色高效模式。目前已建成種養基地2.6萬畝,預計在2020年面積達到10萬畝。襄陽華山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通過“公司+種苗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發展稻蝦共作示范基地,實現一地兩用、一水兩養、一季雙收,畝產稻谷600公斤,畝產小龍蝦200公斤,輻射帶動農戶1000戶以上,增加純收益3億元以上,有力推動了水稻種植結構調整和“雙水雙綠”名優品牌建設。

  二、推廣馬鈴薯+高效種植模式。集中應用優質品種、測土施肥、病蟲草害綜合防治、全程機械化等關鍵技術,全面推進農作物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示范。馬鈴薯生產區推廣“馬鈴薯-花生-蔬菜”“馬鈴薯-西瓜-芥菜”等實現“糧經飼”融合發展。襄州坤禾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馬鈴薯+釀酒高粱(或花生或青儲玉米)+大頭菜(蔬菜)”一年三熟高效種植模式,每畝年均產值過萬元。

  三、推廣秸稈利用+產業扶貧模式。堅持農作物秸稈禁燒、秸稈綜合利用、*脫貧產業三結合,瞄準草制品用途多、需求量大、隨時隨地可加工的優勢,把水稻秸稈作為原料,組織貧困戶編織草繩、草簾等草制品,推進產業扶貧。襄陽匯吉興農機專業合作社利用空閑地方、空閑時間、空閑人員,收集稻草編織草制品,變廢為寶,畝均獲利750~1000元,為普通員工增加月收入4500~6000元。

  體系變實

  四龍起舞服務提升

  扎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立健全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體制機制,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積極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

  一、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扎實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工作,健全從田間到餐桌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加強農產品生產檢測,實行*嚴格的農業投入品使用和監管制度,從源頭控制農產品質量安全,形成結構合理、保障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機制。目前,全區“三品一標”數量89個,其中無公害產品59個、綠色食品17個、有機食品11個、地理標志產品2個。

  二、健全農村經營管理體系。健全完善農村“三資”監管及產權交易平臺、農村土地流轉服務平臺和農村承包合同糾紛調解仲裁平臺三大平臺建設。大力推進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先后開展農村土地糾紛仲裁15起,有力化解三權分置過程中的矛盾糾紛。大力推進土地流轉服務體系建設,利用土地流轉服務平臺,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戶提供政策法律咨詢、流轉信息發布、合同簽訂鑒證等服務,全區適度規模經營面積45萬畝以上。加快383個村(社)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為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奠定基礎。

  三、健全農產品品牌服務體系。強力服務支持企業和新型經營主體建設,形成了以襄陽正大、希望、安佑為代表的畜禽飼料加工企業,以襄陽魯花、元大、匯源為代表的油脂加工企業,以豐慶源、金穗源、鑫宇糧油為代表的面業加工企業,以樂峰、順科、昊源陽光為代表的大米加工企業,以孔明菜、程河柳編、古襄陽酒業為代表的地方特色產品,以驛寨、勝華富農、和利等為代表的蔬菜種植加工業。已注冊農產品商標176件、農產品地理標志商標13件、國家集體商標4件;創建農產品品牌*商標3件、湖北省*商標17件、湖北省*產品5個。

  四、構建現代農業支撐體系。探索建立教育培訓、規范管理、政策扶持相配套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制度,推動現代農業生產主力軍建設。以信息進村入戶試點縣建設為抓手,加快鎮、村信息網絡和隊伍建設,推進“互聯網+農業”。鞏固完善農技人員包村聯戶制度和“科研院所+專家組+技術指導員+示范基地+示范戶+輻射戶”的成果轉化機制,著力提高農技隊伍素質和示范戶產業發展能力。

  襄州將按照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的要求,加快科技轉化應用,不斷創新體制機制,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突出效益優先,走高效特色農業發展之路,補齊發展短板,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之路,創新規模經營形式,走適度規模經營之路,發展綠色生態農業,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在鄉村振興新時代奮力書寫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inwenwe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