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的“金色”光芒
蓬溪縣吉星鎮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園助農增收
2013年,在貴州打拼多年的曾軍回到家鄉吉星鎮創業,成立蓬溪縣金果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通過流轉土地2600余畝,在吉星鎮建起集水果種植、休閑旅游于一體的綜合性生態特色農業產業園。經過6年的發展,園區規模不斷擴大,涵蓋特色水果種植、黑山羊養殖和紅香椿三大產業。
一座種養結合的現代農業園區正成為吉星鎮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這幾天,蓬溪縣吉星鎮金果子現代農業園區的管理員楊忠軍忙得不亦樂乎,新鮮上市的櫻桃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采摘。雖然今年受天氣影響櫻桃有些減產,但其優良的品質仍然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
作為園區*先進入豐產期的水果,奶油櫻桃、海櫻桃、紅玉櫻桃等八個優質品種的櫻桃,一經面世便成為春季采摘的“明星”產品。
“四季果園”
打造鄉村游*美風景線
“我們去年就來摘過櫻桃了,覺得很甜很好吃,所以今年又專門過來。”4月24日,來自市城區的鄭女士一邊品嘗一邊忙著將摘下的櫻桃放入筐中。
和游客一樣忙碌的還有當地村民袁秀英。作為金果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產業工人,袁秀英在園區已經干了5年,每年都能掙到2萬元左右的工資。“以前外出打工,照顧不到家里的老人小孩,現在既照顧了家里也把錢掙了。而且在這里打工還有園區的車接送。”袁秀英笑著說。
據了解,園區內的櫻桃種植面積達700畝,目前已有5個品種掛果。為了延長采摘期,提高品質和產量,2018年,園區對3個品種的櫻桃進行了嫁接。
除了櫻桃,園區內的枇杷也開始掛果,下個月就能采摘。從冬末的春見到春日的櫻桃,從初夏的枇杷到夏秋的清脆李、鳳凰桃、紅心柚……園區實現了四季都有水果采摘。“單是桃子就有六七個品種,從5月份上市的五月脆,到9月份成熟的晚24,幾乎每個月都有一種水果可以采摘。”據介紹,目前,金果子農業園區的采摘面積已達800余畝。
種養循環
構建現代生態農業園
從過去的荒山,到如今的“花果山”,金果子正在走種養循環的現代生態農業發展之路,把這里打造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金山”。
與傳統農業依靠化肥農藥消滅害蟲促進果樹生產不同,園區的除蟲能手變成了雞鴨鵝。樹林下,三五成群的家禽正忙著捕捉蟲子。“雖然家禽都能夠捉蟲,但卻不能亂放。比如雞糞就會對櫻桃樹造成傷害。”說起園區的管理,楊忠軍頭頭是道。而在2013年跟隨曾軍到這里創業時,他對果樹種植還一無所知。
楊忠軍以為,把樹種下去就等著開花結果,第二年一看才發現果樹長得很不好,這才四處請專家來指導。有了省農科院的技術支持,金果子走上了種養循環的現代生態農業發展之路。
在吉星鎮桂枝村,一座全自動標準化的養羊場剛剛竣工。而在養殖場旁邊,用作山羊飼料的2000畝黑麥草早已種好。下個月,這里將迎來*批黑山羊。據悉,養殖場分兩期建設,一期已完工,養殖場內不僅有自動化的排污系統,還有供羊群活動的“運動場”。投產后,年出欄量將達兩萬頭。
人人參與
共享產業發展成果
自從金果子農業園區建立后,吉星鎮牛王村6組村民李勇軍便在這里當上了產業工人。除了給果樹修枝施肥領工資外,李勇軍每年還能拿到1000多元的土地流轉金。園區內,像李勇軍這樣的產業工人共有20多個。
“再過3到5年,我還能從園區拿到一筆錢,而且不用自己出力。”李勇軍高興地說。
讓李勇軍不出力就能領到的錢,是園區紅香椿的收益分紅。
2014年,金果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省林科院支持下,采用“公司 農戶”模式在吉星鎮3個村推廣紅香椿種植,面積達2000畝,涉及農戶200余戶。
“這些香椿種在村民的地里、房前屋后以及荒山上。由公司統一提供技術和管理,成材后的收益,公司占四成,村民占六成。這樣一來,一棵紅香椿成材后,村民的收益將達到80—100元。”曾軍說,讓村民人人享受產業發展成果才是他返鄉創業的意義所在。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