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香飄溢的蕙蘭、爭芳斗艷的玫瑰、高雅清貴的百合、清新淡雅的洋桔梗……萬畝芬芳競吐艷,“云花”香自紅塔來。
近年來,紅塔區依托優越的自然稟賦,立足獨特的區位優勢,堅持政策牽引市場主導,緊扣做精種業、做強種植、培育加工、壯大服務,紅塔區花卉產業向專業化、標準化和融合化、品牌化邁進。
絢麗綻放因何故
1995年,梁王壩村民董從蘭在自家地里引種了半畝菊花和玫瑰,紅塔區花卉種植由此起步。上世紀90年代中期,農戶逐步自發種植,經過2000年產業政策推動、2013年結構調整,紅塔區花卉產業現已邁進了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玉溪紫玉花卉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段家彬1999年從建筑行業轉投花卉種植,成為紅塔區首批花卉種植大戶。
當年,段家彬和15戶花農聯手成立了錦匯花卉協會,打造了紅塔區*花卉品牌“紅塔人”。此后,在產業政策的推動下,全區花卉產業邁向規模化。2008年,段家彬等247戶花農發起成立了錦匯花卉產銷合作社,經營面積擴大到1400畝。
2013年,當紅塔區大批花農棄花種菜之際,段家彬逆勢而為,成立紫玉花卉產業有限公司,走上企業化發展之路。通過品種結構調整,發展盆栽觀賞花卉,建成百余畝種植基地,躋身全區盆栽花卉龍頭。
從董從蘭的半畝花棚開始,到2000年種植面積突破千畝,直至2018年種植面積達14464畝。花開花落25載,紅塔區花卉產業為何能保持勃勃生機?
“紅塔區地處世界三大鮮切花產區之一的滇中腹地,位居面向南亞東南亞重要交通樞紐節點,優越的自然稟賦,獨特的區位優勢,為發展花卉產業提供了重要支撐。”紅塔區農業農村局農業產業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靳玉明認為。
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需求的轉型升級,以及推動農業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構建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為紅塔區花卉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內生動力。產業政策的引導和社會資金的涌入,為紅塔區花卉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快車道提供了有力支撐。
姹紫嫣紅正當時
2018年,在商場上打拼多年的張德明回鄉置業,當他決定投資花卉產業時,親朋好友告訴他洋桔梗又叫“洋貼本”,搞不好血本無歸。但看好花卉產業發展前景的他毅然投入680多萬元,成立云南錦茂花卉有限公司,成為紅塔區規模*的洋桔梗種植企業。
在本土民資涌入花卉產業的同時,荷蘭獨資企業玉溪迪瑞特花卉有限公司、云南愛必達園藝科技有限公司和云南探花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落地紅塔區,玉溪明珠花卉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全市*上市的花卉企業。
本土民資、國內外投資、上市融資,紅塔區花卉產業呈現多元化投資趨勢。靳玉明說,截至2018年,全區擁有花卉園藝企業36戶,帶動花農220戶,行業從業人員超過3700人,“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組織架構得到進一步確立。
在玉溪歲蘭花卉有限公司種植基地內,在無土栽培、水肥一體化灌溉、智能溫濕度控制等一系列先進生產設施的支撐下,大花蕙蘭種苗整齊劃一、蒼翠欲滴。愛必達實施的“智能溫室條件下迷你玫瑰*種植體系”榮獲云南省“雙創”大賽一等獎,明珠花卉培育出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云櫻”“云霞”百合新品種,成為國內*規模化生產百合種球的企業。紫藝花卉選育出的“心悅”“紫嫣”“紫玉之戀”新品種通過省級認定,申報國家專利5項,制定企業標準5項。迪瑞特從國外引進上百個品種進行測試選育,其推出的玫瑰新品種占全省新品種玫瑰市場份額的60%。
靳玉明介紹說,資本與資源、科技結合,有力推動了花卉生產設施的提檔升級,促進了花卉生產標準化,提升了花卉企業的創新發展能力。愛必達、探花、紫玉、明珠四戶花卉企業入列省級重點龍頭企業,明珠花卉成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一類出口花卉企業、優質種業基地。
截至目前,紅塔區形成了以玫瑰、百合、洋桔梗、康乃馨、非洲菊、繡球為主的鮮切花種植;以玫瑰小盆花、大花蕙蘭、蝴蝶蘭、多肉花壇為主的盆栽植物種植;以百合種球為主的種用花栽培;以食用玫瑰、三七花、石斛花為主的食用藥用花卉種植;以香樟、石楠、金葉女貞、清香木為主的園林苗木種植生產體系。
2018年,紅塔區花卉及園藝產業綜合產值6.8億元,所產花卉70%銷售國內市場,20%出口東南亞市場。“歲蘭”“愛必達”“云藝”“明珠”“紅塔人”等成為在國內花卉市場上叫得響的品牌。
斗色爭妍看明朝
赴日本參加花卉展銷的歲蘭花卉企業負責人普艷紅一回到家,就開始著手聯系日本及國內知名花企和科研機構,針對縮短大花蕙蘭種植周期,實現一年四季花常開,開展科研攻關工作。明珠花卉建成國家花卉研究中心百合研究和推廣分中心,構建起了企院企校合作的創新發展體系,改變了我國百合種球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
近年來,紅塔區花卉龍頭企業立足開放合作的發展理念,以企業為主體,以需求為導向,為強化與國內外知名花企、國內科研院所的合作,構建了產學研結合創新發展合作機制,有力推動了新品研發選育,生產技術提升和產品品牌建設。
走進探花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新建成的云南玉溪鮮花產業供應鏈體系示范園,采后處理中心內工人正熟練地分級包裝玫瑰花。企業總經理霍森介紹:“示范園項目規劃用地5510畝,總投資4.6億元,建設集花卉新品研發、繁育、種植和采后處理、線上線下營銷、冷鏈物流等為一體的鮮花供應鏈綜合體。”
截至目前,該示范園建成花卉加工包裝車間、10座冷鮮庫,在北京、廣州建成9個實體花店,花卉網絡銷售平臺正在進行測試,計劃6月份上線運營。隨著示范園基礎建設的進一步推進和經營業務的進一步拓展,將成為提升紅塔區乃至全市現代花卉種業、種植、加工、物流、銷售,推動花卉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平臺。
近年來,紅塔區花卉苗木產業三次產業融合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在產業融合發展中,云南紅塔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云南大不同食品有限公司等企業利用食用花卉為原料,開發出了玫瑰花糕、玫瑰芙蓉糕等系列產品。玉溪新興藍莓莊園依托花卉、水果種植,構建起集種植、養殖、加工、旅游為一體的產業融合發展模式。
隨著云南玉溪鮮花產業供應鏈體系示范園的建設,隨著花卉企業開放合作步伐的加快,將進一步推動紅塔區花卉產業突破新品研發選育、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發展等制約短板,圍繞實現“產、供、銷”一體化,做精花卉種業、做強花卉種植、壯大花卉加工業、提升花卉服務業,加快產業高質量發展步伐,打響“玉花”品牌,引領“云花”發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