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臨滄的各個古茶園,很難不被其中的熱鬧景象吸引。冰島、昔歸……這些以出產古茶、生態茶而聞名的云南小村莊,擠滿了來自省內外乃至海內外的茶商。
臨滄是世界茶樹源生地之一,現存大面積野生茶樹群落和栽培型古茶園,是古茶樹遺產存量*、*具代表性的地區。正是因為古茶樹資源的稀缺性,臨滄古茶日益受到茶商、茶客熱捧。本世紀初還掙扎在貧困線上的臨滄茶農,沒過幾年,就隨著古茶價上漲而實現脫貧致富。
在冰島村,家家戶戶都把自家田地擴種上生態茶樹苗。村里小至孩童、大至老者,都會制茶、賣茶。如果說古茶樹是祖輩留下的遺產和饋贈,如今一片片生態茶園就是臨滄人立足本地優勢、把茶產業做大做強的生動例證。
不過,由于古茶樹大多樹齡很大,其新梢萌發能力遠遠不能和新植茶園相比。隨著購茶、尋茶的人越來越多,古茶樹遭損壞程度也有所加劇。在昔歸,當地茶農心疼地說,很多茶商、游客都喜歡摘一片古茶葉嘗嘗,沒幾天,一棵古茶樹新發的嫩葉就所剩無幾了。更不用提一些茶農、茶商因為高價因素而連年瘋采。
可喜的是,臨滄人已經意識到保護古茶樹的重要性,出臺了《臨滄市古茶樹保護條例》《云南省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古茶樹保護管理條例》等地方法規。同時,為了子孫后代和古茶園的可持續發展,大多數村民還是愿意從古茶園里搬出來。一些以茶文化、民族文化為主題的旅游小鎮也在積極推進之中,豐富當地產業業態。
竭澤而漁式的開發要不得,在保護中開發才是正路子。相信富起來的臨滄人,能夠做好保護與開發的辯證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