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將實現兩線三區的全域空間管控。記者昨天獲悉,《北京市生態控制線和城市開發邊界管理辦法》已于近日印發。其中明確,生態保護紅線實施*嚴格的管控,原則上禁止城鎮化和工業化活動,嚴禁不符合主體功能的各類開發活動。優先推動位于規劃綠地和生態廊道上現狀低效建設用地、集體產業用地騰退,鼓勵向集中建設區內布局。
實現兩線三區全域空間管制
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硬約束,《管理辦法》劃定生態控制線和城市開發邊界,將市域空間劃分為生態控制區、集中建設區和限制建設區,實現兩線三區的全域空間管制。
根據此前公布的《北京市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本市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為4290平方公里,占市域總面積的26.1%,包含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維護和重要河流濕地4種類型。
此次《管理辦法》明確,生態控制區以生態保護紅線、*基本農田保護紅線范圍為基礎。生態控制區內嚴禁不符合主體功能的產業,嚴格執行新增產業禁止和限制目錄,嚴控新占用非建設用地。此外,還將加強生態控制區各類生態資源要素的整體保護和監管,開展整體生態保育和生態修復。
對于生態控制區內的現狀村莊,將逐步引導影響生態保護或存在安全隱患的搬遷;對于保留村莊,將編制村莊規劃,制定生態保護策略,嚴格控制建設規模,加強環境整治,改善人居環境。
分散低效建設用地將騰退減量
限制建設區主要包含部分平原地區村莊、分散性城鎮建設用地、特交水用地、農用地等。在限制建設區內,將嚴格控制開發建設活動,有序推動農村城市化、城鄉結合部改造、美麗鄉村建設,推動城鄉建設用地減量騰退還綠,加強生態修復和生態建設,實現開發強度和建筑規模雙降、綠色空間比例提升。
《管理辦法》提出,對限制建設區內的現狀建設,將在進行評估后制定分類處置方案。引導現狀分散、低效的建設用地實施騰退減量,特別是優先推動位于規劃綠地和生態廊道上現狀低效建設用地、集體產業用地騰退,鼓勵向集中建設區內布局。
*道、第二道綠化隔離地區在三環到六環之間,是城鄉結合部主要分布區。截至去年9月,*道綠化隔離地區已建成公園81個,總面積7.68萬畝。隨著朝陽區黑莊戶、朝陽區崔各莊等五處郊野森林公園啟動建設,第二道綠化隔離地區的“綠色項鏈”也在不斷擴大。按照《管理辦法》,在*道和第二道綠化隔離地區內,將繼續鼓勵城市公園、郊野公園、濕地公園等的建設,充分發揮綠色空間的生態和休閑服務功能。
結合城市體檢進行動態維護
《管理辦法》明確,生態控制線和城市開發邊界一經劃定,在規劃周期內原則上不得進行調整。同時,生態控制線和城市開發邊界可結合城市體檢評估,根據建設實施情況,由市規劃自然資源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定期組織進行動態維護。
具體來看,結合五年期評估,對于按照規劃實施的城市集中連片建設地區,將增補到集中建設區。結合年度城市體檢和五年期評估,相關部門將及時對生態資源進行更新,并動態增補到生態控制區。
已實施的林地、綠地等經市園林綠化部門核查驗收、達到一定規模和質量要求后,動態增補到生態控制區;新批準的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飲用水源保護區、森林公園等,動態增補到生態控制區。
在生態控制區和限制建設區范圍內,尤其是在生態保護紅線、*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及飲用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等法定保護空間進行違法建設的;造成山體、水體、林地、農田、綠地等生態要素破壞的;擅自調整生態控制線和城市開發邊界、擅自批準建設的行為,將被依法依規處理。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