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技專家趙亞夫、日本農業專家田中一久來到江蘇句容市白兔鎮,了解草莓生長情況。田中一久還為鎮上莓農們辦了一場講座,講授草莓栽培和設施管理等技術。
80后“莓二代”章啟祥早早地到了講座場地。他告訴交匯點記者,退伍后,他嘗試過不少工作,掙錢多的地方離家遠,離家近的地方掙錢又少,總覺得不理想。因為父母種了幾畝地草莓,而且白兔草莓當時已經有些名氣,章啟祥2007年回到家鄉,先幫父母賣草莓,過了兩年就開始種草莓。
如今,他慶幸當年的選擇,回家當農民,進入一個“幸福行業”。“忙到錢了,人也自由,自己又喜歡種草莓,這就是幸福感。”他對交匯點記者說。
幸福來之不易。剛入行的時候,章啟祥不懂技術,更改品種時“心想人家能種好,我也能種好,產量卻不理想”。于是,他拜鎮上的草莓種植大咖、全國勞模紀榮喜為師,“產量一下高了很多”,還學會了頗有難度的種苗培育。
去年下大雪的時候,他半夜接到師傅電話,讓他趕緊起床,看看大棚有沒有問題。后來,他聽說,師傅半夜觀察雪情后,給不止一個莓農打了電話。說著,他笑起來:“師傅經常5點多鐘就給我打電話,催我起來干活,擔心我們年輕人睡懶覺。”
上個月,白兔鎮政府組織紀榮喜等3位“莓一代”、章啟祥等3位“莓二代”,去日本學習草莓種植技術。學習過后,章啟祥的理念更加堅定:“不追求產量,要追求品質,用生物肥,種有機草莓。”
目前,他種的4畝草莓,一半被上門采摘的客人買走,另一半在兩個微信群里賣光。“南京客戶”“鎮江客戶”兩個微信群,有100多個客戶。草莓銷售季,章啟祥周一、周五往這兩地送貨。客戶在群里報數量、地址,他排好路線,一家家送上門。除了賣草莓,章啟祥還試水賣草莓盆栽。南京一家商場搞活動,他送去200盆草莓盆栽,一搶而空。去年,小小草莓給他創造了超過20萬元收入。
草莓是白兔鎮主要經濟作物。1983年時任鎮江市農科所所長趙亞夫,在當地推廣草莓種植。此后,白兔草莓種植由露地、竹架大棚、鋼架大棚到溫室高架,不斷升級,并陸續引進新品種。白兔莓農中,出了4位勞模——全國勞模紀榮喜、江蘇省勞模王柏生、鎮江市勞模張冬才、句容市勞模紀雪寶。
鎮江市草莓協會會長、白兔鎮農業服務中心副主任唐山遠告訴交匯點記者,目前白兔草莓種植面積約5000畝,平均每畝收益4萬元,這幾年有十來個在城里工作的年輕人回鄉當莓農。
種植大戶王柏生的草莓大棚
“莓二代”章啟祥,關注鎮上新的草莓種植示范基地的建設進度。他打算,基地建好后,租上4畝地,讓自己的幸福感倍增。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