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了!成功了!”平南縣大鵬鎮花王村村民合作社黃粉蟲養殖區,彌漫著溫熱微甜的麥糠氣息,梁世澤和村民們看著一條條蠕動著的淡黃色黃粉蟲,激動溢于言表。
花王村位于我市東北面大鵬山區,山多地少。全村541戶2693人,建檔立卡101戶441人,今年計劃脫貧25戶105人,是2019年預脫貧村。
“要脫貧,就得有產業。”駐村*書記梁世澤說。去年,大鵬鎮組織鎮、村干部和扶貧工作人員赴柳州考察。梁世澤發現,黃粉蟲養殖是一個短平快增收項目,是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和帶動貧困戶增收的理想項目。
說干就干。梁世澤利用*書記產業項目幫扶經費5萬元,購進黃粉蟲1000盤,用村委160多平方米的舊樓房作廠房,由村民合作社養殖,打算成功后再向貧困戶和村民推廣。 走進黃粉蟲養殖區,但見近80平方米的廠房里,一層一層壘起的塑料盒子有1人多高,一條條淡黃色黃粉蟲正在慢慢蠕動,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合作社的社員正用特制的篩盤篩選出成蟲。
梁世澤介紹,當天出欄的500盤黃粉蟲是1月初養殖的,可以篩選出成蟲300多斤;下個星期還有500盤可以出欄。合作社和廣西中延黃粉蟲養殖有限公司簽訂了購銷合同,保底價是每斤黃粉蟲8.5元。
“養殖母蟲要有一定的技術,但養殖孵化好的蟲苗就簡單多了,一日喂一餐,麥麩、玉米粉、廢棄蔬菜等都可用做黃粉蟲的飼料。”當天,負責回收和技術指導的廣西中延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吳家浩介紹,該公司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向農戶提供種苗、技術指導、保價回收一條龍服務,每年可以養殖五批。目前,廣西有基地130多家。
村民張天放看到養殖黃粉蟲的前景,跟著合作社養了500盤黃粉蟲,也取得了成功。“現在,合作社已經積累了一定的養殖經驗,下一步將向10戶貧困戶推廣養殖黃粉蟲。” 梁世澤表示。
據悉,黃粉蟲又叫面包蟲,蛋白質含量高,還含有磷、鉀、鐵、鈉、鋁等多種微量元素。回收的黃粉蟲由該公司加工成蛋白飼料、蟲干、蟲油等,市場前景廣闊。目前,該公司每天黃粉蟲需求量為100噸,主要銷往兩廣地區。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