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日前,廣東省蔬菜產業協會年會在位于平潭鎮的四季綠農業公園召開。會上,圍繞《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高水平打造惠州粵港澳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這一定位,全省農業專家齊聚商議如何打造大灣區“菜籃子”工程。記者了解到,惠陽區蔬菜產業園計劃建設子項目42個,截至4月底,42個子項目已全部動工。
形成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廣東惠陽蔬菜產業園涵蓋平潭、良井和永湖3個農業大鎮,總面積289.12平方公里,計劃總投資20484萬元,主導產業為優質蔬菜。園區計劃通過“生產+加工+科技+營銷”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促進鄉村產業振興。將以四季綠公司等5家優質農業企業為依托,將優質蔬菜產業發展與農耕文化、休閑養生文化相結合,構建集蔬菜良種繁育、生態種植、精深加工、冷鏈物流、文化體驗、休閑觀光全產業鏈于一體的優質綠色蔬菜產業園。
據介紹,惠陽區蔬菜產業園范圍內有10家蔬菜類農業龍頭企業,經過企業自愿申報,逐一對比優質蔬菜新品種培育、規模化種植、保鮮儲藏、冷鏈物流、品牌建設、科技創新農產品電子商務及公司員工團隊的素質等方面內容,*終明確惠州市四季綠農產品有限公司為牽頭實施主體,按照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績效目標和任務清單,負責現代農業產業園的項目建設和運營。
農村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就業
惠陽區在推進產業園建設過程中,積極探索建立聯農帶農機制。現已初步建立起市場牽企業、企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運行機制,初步形成了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通過農戶入股、簽訂購銷合同等方式,將農戶納入企業的發展軌道,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如:引導產業園5個企業實施主體實施產業興農路徑,為農戶經營統一提供農業生產服務和農產品銷售服務,目前已與28個村473戶蔬菜種植戶簽訂了《種植蔬菜購銷合同》《蔬菜生產承包合作協議書》,年增加農戶收益達10%以上;帶動1300多戶農戶參與優質蔬菜產業化經營;吸納1000多名農村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就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近3.5萬元;園區的地租由原來的不足600元/畝上漲到1500元/畝左右;園區人均可支配收入24966元,高出當地平均水平20%。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