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到畢業季,在很多大學畢業生正忙著四處投送簡歷、參加各種招聘會,對未來還茫然一片的時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涉外學院的大四學生譚俊用200元起步,靠著玩多肉玩出了創業路,月收入兩三萬元,成為同齡人羨慕欽佩的對象。
多肉走俏,月銷數萬驚呆老農。
來到長沙市望城區靖港鎮眾興社區“俊仔多肉園藝種植基地”,這里正大興土木:剛剛翻墾過的田地里用塑料膜蓋著小苗,大棚里工人正在忙著給多肉裝盆,邊上的泥巴路被硬化成方便行走的水泥路……
“這個叫晚霞,你看它花瓣緋紅,就像太陽落山時的色彩。”拿起一盆個頭較大的多肉,譚俊就介紹了起來,“多肉有出錦、綴化等生長變異現象,千分之幾的幾率。這幾盆奇羅的生長點連成了線,綴化了,可以賣到一百多元一盆。”
他還將自己學的園林設計融入到多肉種植中,通過不同多肉搭配設計出愛心、園林景觀等多種盆景,提高多肉附加值。“經過篩選,我種植了150多種、3萬多株適合長沙生長的多肉,今年來勢不錯,3月、4月的銷售額都接近4萬元。”今年起,他把種植面積擴大到了5畝多。
說話間,又來了一輛面包車,車主吆喝他:“俊仔,前天的貨賣了,再來一些!”
“以前總說他不務正業,沒想到這里面還有學問有市場。”看著譚俊招呼起客戶,父親譚誠笑瞇瞇的。他種田一年*多畝產千元的收益,而孩子種*便宜的多肉都能達到上萬元的畝產年收益,這讓他終于放棄了成見,決定以后跟著孩子一起創業。
越挫越勇,申請省級研究課題。
“不能吃不能用,從來沒有人種過這玩意的,大家看著新奇,這孩子確實有闖勁。”眾興社區黨支部書記張建佳是眼看著譚俊一步步成長的。
“大二時在景區看到有人擺攤賣多肉,也想試試。”當時在學校市場營銷協會當負責人的譚俊就這樣開始了創業路,他用兼職賺取的零用錢采購了一批小型多肉、小陶瓷盆以及50公斤營養土,邊學邊做,制作了180盆小盆景,通過景區銷售,成功賺取*桶金。為了研究出適合長沙的多肉植物營養土,他將多肉種植地從寢室挪到家里,并用竹子和廢膜,自制了簡易竹棚,專門種植多肉。
小打小鬧半年下來譚俊賺了一萬多元,再沒找父母要過生活費。
創業路上不是一帆風順。2018年,譚俊兩次遭受挫折,*是大棚被大風卷破,*是他生病期間多肉死亡上萬盆。“我想死了也好,這下他可以收心了。”譚誠還是希望孩子找份正經工作。
沒想到,譚俊越戰越勇,搬出了學校老師來給父母做工作,還申請了省級研究課題——湘北地區屋頂綠化與多肉植物應用研究。他還利用剩余的資金和植物進行繁殖生產銷售,重整旗鼓,并在去年9月底注冊了淘寶店。
外出取經,國內外多地學習種植。
“快手直播”“微商代理”“淘寶網店”“搶票軟件”……這個95后大男孩嘴里不斷蹦出讓父輩們目瞪口呆的新詞,這些都是他的日常銷售模式,他甚至還利用“花唄”籌集了部分搭建鋼架棚的費用。老一輩農民從事種植養殖,*愁的是銷路,在譚俊這里根本不是問題,“供不應求”。
譚俊的微信朋友圈中有一個多肉小粉絲——益陽的00后吳玉鳳,在譚俊指導下,她從*初的小粉絲,也搭起大棚,成為了多肉銷售小老板,月入數千元。
“*的技術就在同行手里。”譚俊喜歡外出取經,他去鄭州學大棚技術,去蘇州、杭州學多肉精品制作。今年春節假期剛過,多肉銷售一空的譚俊決定利用空閑期再次外出取經學習,這*他去的是云南,身上僅僅帶了一千元。
“那邊氣候適宜,多肉種植比長沙發展得好,我走到哪就學到哪,跟多肉種植戶同吃同住,幫他們做直播銷售。”就這樣,整整12天,譚俊足跡踏遍昆明、大理、寶山15個多肉基地,交了一堆朋友,*后還采購了兩千多元多肉搭著物流車回家,讓家人大吃一驚。昨日,他又出發前往越南,考察當地的多肉種植。
譚俊說,兩年創業路讓他接觸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今后我想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現有的土地、本地的勞動力資源,把多肉大棚打造成長沙甚至湖南的一個花園式的多肉示范點,帶動村民致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