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種植不但是一項勞動密集型產業,也是一項技術型產業。日前,作為湖北中煙基地單元之一的宜昌市興山縣,經過三年摸索出的新育苗方法——地布育苗法在全縣推廣。
每年立春過后,便是烤煙育苗時節。三年前,宜昌市興山縣煙葉育苗全部采用托盤濕潤育苗方式,高昂的成本和欠科學的施肥方式,導致煙苗質量止步不前。
黃糧煙葉收購站副站長廖勝平介紹,托盤式育苗,水、肥料和農藥都放在托盤里面。煙苗長出來以后,吸收都是通過根系,到后期不容易控制水分,水要倒掉,否則就容易形成萎蔫。同時,水多了容易形成煙苗的突長,它的水和肥都充足,煙苗就形成高莖苗。
高莖苗的主根莖發達,但副莖相對較弱,不利于后期移栽后煙葉的扎根生長,且還苗期成活率較差,生長株形上粗下細,容易早花早熟,影響單產和*終的畝產值。針對這一現象,興山縣煙草局積極尋找新的育苗方式,通過借鑒宜都花卉公司培養花苗的育苗方式,逐步找到了突破口。
宜昌市興山縣煙草局煙葉生產管理辦公室生產管理員王亞莉說:“我們發現利用地布進行花卉培育,花卉的根系生長非常好,于是項目人和技術員就想能不能把這種技術應用到煙葉育苗中。”
地布育苗法即用地布代替供給水、肥和農藥的托盤,水肥吸收方式由根系吸收轉變為盤面浸透式吸收,*程度降低物資及用工成本,和原始的托盤育苗法相比,地布育苗法有三個好處:即根系發達,整個根系都在基質里面包著在;容易控水控肥,有利于后期的移栽;煙苗大小一致。
通過實地考察和技術學習,興山縣煙草公司開始在縣內嘗試用地布育苗法培育煙苗。2016年在火石嶺大棚選擇了一個育苗池對這個技術進行實驗,實驗效果比較理想。2017年選擇了一整個大棚,再加入一些新技術,根據煙葉后期大田長勢,發現利用地布育苗效果非常好的。為了安全起見,2018年,縣煙草局再次擴大試種規模,選擇黃糧的育苗大棚進行技術實驗。
實驗之后發現:地布育苗根系側根非常發達,移栽之后到大田緩苗期非常短,長勢一致,出苗比較整齊。
地布又稱除草布,是由聚丙烯(PP)材質扁絲編織而成的一種可降解的布狀材料,也是國際公認的環保材料。這種材質的引用大大降低了育苗的投入成本。
高華嶺育苗大棚育苗戶牛峰介紹,以前用托盤育苗,市場價是15元一張,一個大棚托盤1260張,就要18000多元,現在用地布育苗成本就在2000塊錢以內,減少了16000多元。
據了解,這種育苗法不僅直接降低了工具的投入,在用工上減少了擺放托盤、逐一注水施肥環節后,人工成本也大大降低。育苗成本的降低,可以讓合作社持續開展專業化的育苗服務,實行統一商品化供苗,進一步保障煙葉品質。煙農領回去的煙苗滿意度都相當高,成活率高,產量上去了,收入也就增高了。
據了解,宜昌市興山縣的地布育苗法在煙草行業是*對育苗法改進,該技術在行業內處于領先水平。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