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桂林野生紅茶成致富“金葉子”(圖)
桂林野生紅茶成致富“金葉子”(圖)
農業網   時間:2019/5/10 10:07:00  來源:桂林日報  閱讀數:405

野生紅茶

  “在茶廠做事,既能就近照顧老人和小孩,每天還有100元的工資,真是一舉兩得,挺不錯的!”近日,在廣西桂林臨桂區宛田瑤族鄉中江村制茶廠里,中江村民陳繼靈高興地說。

  宛田瑤族鄉中江村位于國家自然保護區花坪林區東面,有著大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山區,云霧繚繞,特有的地理生態環境形成十分豐富的野生茶樹資源。村民依托紅茶資源,成立合作社建立茶廠,開辟出一條新的脫貧致富道路。宛田野生紅茶成為群眾致富的“金葉子”。

  由于野生茶樹分散在大山里,采茶難度大,村民們只能兩三人一組去采茶。中江村制茶廠根據村民采回來的茶葉品質,以每公斤20到30元不等的價格收購。村民*能采到幾公斤到幾十公斤不等的生茶,收入十分可觀。中江村貧困戶秦三明說:“今年光是采摘茶葉,我就收入5000多元,加上在茶廠做事,總收入近1萬元。對于今年能實現脫貧,我很有信心。”

  中江村有100多年的制茶歷史,雖然品質優良,但多屬于自產自銷,不成規模。宛田瑤族鄉中江村委駐村“*書記”于海波從去年3月上任以來,經過走訪調研后決定將野生茶葉確定為特色主導產業,帶領村民籌集資金成立中江村制茶廠及村民合作社,負責茶葉的生產加工、包裝銷售。同時,通過“企業+集體經濟合作社+黨員+農戶(貧困戶)”的模式,解決茶葉銷售難的問題。宛田瑤族鄉黨委、政府對此給予了大力支持,投入16萬元搭建廠房、購買生產加工機械和烘干設備。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中江村特色茶產業正在步入正軌,野生紅茶已然鋪起了村民致富的幸福之路。今年以來,中江村制茶廠已經陸續收購3000多公斤的生茶,烘干成500多公斤的熟茶,加工制作好的茶葉也陸續接到了客戶訂單。

  于海波談起了現在的*愿望:“我們通過打造野生紅茶品牌,今年實現預脫貧貧困戶6戶,可實現村集體收入20萬元以上。明年繼續擴大規模,帶動更多的貧困戶參與到茶葉廠當中,讓他們能順利脫貧,奔上小康,村集體收入增長一倍以上。”

  “下一步,我們將通過黨建引領,深入推進‘黨旗領航·電商扶貧’‘黨旗領航·產業脫貧’‘黨旗領航·旅游脫貧’三大行動,深挖宛田野生紅茶背后的文化內涵,全力推進茶產業與旅游、文化等產業融合,突出有機生態,為群眾脫貧致富打下堅實基礎。”宛田瑤族鄉黨委書記蘇艷華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wys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