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底,河北省印發《貧困地區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今后三年每年在貧困地區指導創建10個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全面推動貧困地區現代農業園區提檔升級,進一步夯實現代農業園區產業基礎和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能力,基本形成比較健全和完善的“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園區農民可支配收入高于當地平均水平30%以上。
在貧困地區創建的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將依據不同地方產業基礎、優勢特色,每個園區集中精力打造1至3個,*多不超過3個且有關聯性的主導產業,同時突出全產業鏈開發,著力打造規模化標準化種養基地,加速培育發展農產品加工企業,完善延伸產業鏈條,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同時,以園區為載體,加大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力度,引導貧困戶以扶貧資金、農房、土地、林地經營權等入股新型經營主體參與股份合作經營,大力推行“園區+新型經營主體+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引導小農戶與現代化生產實現有效銜接。支持貧困地區依托龍頭企業組建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強化各類經營主體間的產業鏈接、要素聯結和利益連結,構建互相服務、互相支撐、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格局。
貧困地區創建的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將注重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拓展農業產業多種功能,充分利用資源優勢,深度挖掘現代農業園區的生態休閑、旅游觀光、文化傳承、科技教育等多種價值,著力打造生態農莊休閑游、田園風情鄉村游、養生體驗采摘游、歷史文化名村游等休閑觀光園區和線路,發展一批客棧、民宿、度假鄉村、旅游小鎮等鄉村旅游新業態,推進鄉村旅游精品化、特色化建設。
在園區發展中,創新利益聯結機制,積極探索財政獎補資金股權量化、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等多種易操作、可持續的方式,促進農民脫貧致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