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新疆:把零散的土地集中種
新疆:把零散的土地集中種
農業網   時間:2019/5/13 10:13:00  來源:農民日報  閱讀數:358

  近年來,新疆瑪納斯縣大力推行土地集約化種植,以加快農村土地流轉為著力點,穩妥推進土地向農業基地、產業大戶、專業合作組織集中,讓土地收益得到大幅度提升。

  張家興是涼州戶鎮新渠村頗有名氣的種植大戶,通過土地集約化抱團種植、抱團銷售,一畝番茄收入達到了近千元,較往年單打獨斗種植一畝番茄增收了不少。凝望著道路兩旁的耕地,回想著一年前在這里集中連片采摘的忙碌情景,他暗自尋思今年一定要在這里再刨出個金娃娃。“連片種植好處就是便于大型機械作業,也好犁也好播,在打藥等方面,大型的機械便于施展,成本也能降下來。”

  張家興說,自己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獲得了該村1721畝地3年的土地流轉使用權,從事棉花和番茄種植。在老張看來,土地集約化種植是村民致富增收的法寶,他算了一筆經濟賬。“以前小塊兒地犁地,一畝地機耕費是35塊錢。整合以后,現在降到28塊錢,在犁地上就節約了7塊錢。買農資,比如地膜,人家小家小戶買是10元,我們就是9.7元左右,算下來一公斤又降幾毛錢。化肥也一樣。省下來的就是我掙的錢。”張家興高興地說。

  據了解,在新渠村169戶村民中,只有11戶村民從事耕地,且要負責全村3573畝地的農業種植面積。土地小塊并大塊、零散成集中,土地集約化種植已成為新渠村的一大亮點。在新渠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楊建生看來,土地集約化種植模式的推廣,不僅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狀況,還讓小農經濟模式直接轉化成大型的、機械化的、標準化的、現代化的大農業種植模式,這將有力地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2019年以前我們村種地的農戶也比較多,種下來以后一算成本,小塊地成本增加了,收入卻沒增加。整合以后流轉給大戶,可以降低成本,好管理,同時剩余的時間還能夠打工去,也可以增加一部分收入。”

  土地流轉,“流”出的是活力,“轉”出的是效益。通過土地流轉,土地向種植能手、種植大戶集中,村民不僅在流轉中實現了土地的保值,同時村民也能騰開從事農業種植的手腳,從事二三產業增加收入。樂土驛鎮上莊子村村民朱建軍目前在該鎮鎮區經營著一家餐館,一家四口的他原本想靠著二十多畝的土地生活,但由于地少且分散,收入很是微薄,對此朱建軍打開了話匣子。“我自己大小有4塊地,從管理、播種方方面面都非常麻煩,因此利潤不明顯,沒有多大的收入。”

  由于土地分散難管理,導致農業種植掙錢難。在2017年,朱建軍索性將自家的土地流轉出去,做起了餐飲生意。在這一過程中,朱建軍不僅穩定收取土地租金,沒有了自然環境和市場風險,同時自己也解放了雙手,可以放心從事自己的餐飲事業。“現在這個餐廳*能辦理二十多桌的酒席,一年純收入就有二十來萬元。”

  “下一步,我們訪惠聚工作隊還是要引導農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發展農業合作社,讓農民真正成為土地的主人。同時鼓勵種植一些特色品種,通過深加工進一步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瑪納斯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駐樂土驛鎮上莊子村“訪惠聚”工作隊隊長、村*書記何保林介紹說。

  瑪納斯縣緊緊圍繞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主題,在2018年積極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通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實現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引導土地經營權規范有序流轉,推進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等多種經營方式共同發展。同時為推進規模流轉進程,瑪納斯縣以做大做強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等為重點,積極培育土地流轉典型,加快了土地流轉的進程,改變了一家一戶多塊土地、分散經營的現狀。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huhaona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