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吉林四平:春耕再奏交響曲
吉林四平:春耕再奏交響曲
農業網   時間:2019/5/13 13:15:00  來源:吉林日報  閱讀數:359

  “布谷飛飛勸早耕,舂鋤撲撲趁春晴。千層石樹遙行路,一帶山田放水聲。”

  又值春耕季!和古詩中描繪的春耕圖不同,在農業大市四平的沃野田疇里,大型免耕機在轟鳴歡歌,多樣糧經作物在點染色彩,“農技學堂”花開田間和農家院,滿載優質農資的大卡車開進百村千屯……變化的是方式,不變的是實質——播下了種子,就播下了牽掛,同時也播下了希望。

  今春,四平市玉米計劃播種面積721.87萬畝。截至5月5日,已完成701.74萬畝,占播種計劃的97.21%。

  農業機械化漸行漸近——“鐵牛”隆隆鬧村屯

  4月27日傍晚,疲倦的太陽緩緩下山了。天地相接處,一臺大型免耕播種機遠遠駛來,由小變大,機聲隆隆——伊通縣大孤山鎮大橋村村民李克明,結束了今年春耕的*后一個回合。

  熄火、下車、查看農機里剩余的種肥,連軸轉了7天的李克明一臉自豪:“一個人、一臺機器,一周我就把流轉來的60公頃地種完了!”喝了口水,李克明感慨道:“這免耕機太好使了,不用整地、滅茬,秸稈覆蓋后,開溝、施肥、播種、覆土,*性完活兒,真過癮!”

  與李克明的“單打獨斗”不同,梨樹縣八里廟村盧偉的合作社,經營土地680公頃,擁有大型農機53臺套,趕上春忙季節,必須“聯合作業”:廣袤無垠的黑土地上,多臺免耕機你來我往,遙相呼應,演繹著機械化的激情與優越。

  土地規模化種植、集約化經營,是實現機械化的前提和基礎。如今,早已完成這“兩化”的盧偉,又完成了農業種植的科技化。測土配方施肥、秸稈全覆蓋還田、二比空栽培技術等等,已經讓盧偉成為一名新時代的新型職業農民。

  漫步在村屯沃野,很少看到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場景了,更多的畫面是,農民開著小車,把種子化肥拉到田間地頭交給農機手,擺擺手,瀟灑地當起了“甩手掌柜”。

  耕種方式轉型升級,帶來了農機生產企業的風生水起。

  在四平市康達農業機械有限公司,前來購買免耕播種機的經銷商和農戶依舊熱度不減。“去年康達的免耕機賣到脫銷!”“我們村去年還有人來幫著車間干活的,都是為了機器下來能優先分給他們。”大家七嘴八舌地說。

  為緩解幾年來“供小于需”的狀況,康達公司大幅提高了產量。總經理楊鐵成告訴記者,今年,康達牌免耕播種機出廠量達3400臺,比去年整整擴大了一倍,只要提前一周預定,就能買到。

  四平市去年共建設全程機械化示范區53個,梨樹、伊通、雙遼同時成為“全國第三批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今年,四平還將建設全程機械化示范區25個。

  農業機械化漸行漸近!

  近年來,四平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逐年提高,全市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如今已達87%,其中,機耕率95%、機播率91%;全市農機用戶超過4萬戶,農機從業人員達4.8萬人。

  種地實現了機械化,從土地中解放出來的剩余勞動力何去何從?

  5月2日,記者撥通了遠在山東濰坊打工的雙遼市玻璃山鎮村民張龍的手機,他興奮地告訴記者,他早就把自己的20多畝地流轉給當地的種糧大戶了,現在他正在濰坊的一家拖拉機廠開車,一個月能賺5000多元。過段時間還要把老婆孩子都接到濰坊來,這樣一家三口就團聚了。

  如今在四平,像張龍這樣把土地流轉出去、抽身在外打工的,如繁星點點,數不勝數。科技改變世界,世界正在變小。

  種植結構五彩繽紛——“糧經果蔬”競風流

  古有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如今的四平農業種植結構,和繽紛的季節有一拼,亦是色彩斑斕。

  糧食作物不再是玉米“一枝獨秀”,而是不斷調優,雜糧雜豆各占春色。今年,四平預計全市糧食作物面積845萬畝,其中玉米面積721.87萬畝,同比下降0.4%;水稻面積70萬畝,同比增加1.4%;大豆面積23萬畝,同比增加2%;雜糧雜豆面積30萬畝,同比增加2.2%。專用玉米、綠色玉米和水稻、雜糧雜豆等優質高效糧食作物面積占糧食作物面積的77%。

  4月28日,雙遼市茂林鎮新發村的田地里,風乍起,打著旋兒的沙土彌漫開來,讓人睜不開眼睛。

  “這地兒就這樣,土壤瘠薄、降水量少、風沙大,不適宜種植玉米。”雙遼市盛滿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盛立國,抹了一把臉、撣了撣身上的沙塵,接著說:“所以我就得因地制宜啊!今年,代耕、托管,再加上自己流轉的,總共2650公頃地,40%我都種上了綠豆、谷子、高粱等雜糧雜豆。”

  四平果蔬瓜菜以及中草藥等經濟作物也是“花開滿園”。胡蘿卜、九月青豆角、榛子、櫻桃、藍莓、葡萄、百合、甜瓜等一應俱全,在這個美妙的季節或入土生長,或開枝散葉,入住大棚的則碩果盈枝。

  這幾天,伊通縣紀麗麗家庭農場雇傭的十幾位農民,在一片廣袤的黑土地上緊張有序地忙碌著。他們種的不是糧食,而是——草藥!“相對于種玉米,草藥的經濟價值更高,市場需求量更大。”紀麗麗告訴記者,去年她種了4公頃多的丹參,獲利15萬元。今年她又承包了一些土地,打算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

  在伊通,像紀麗麗一樣選擇種草藥的,還有2000多戶,合作社、家庭農場則達85家。他們不僅種植丹參、桔梗、黃芪、玉竹,還有赤芍、射干、龍膽草、板藍根、蒲公英等,總共30多個中藥材品種。“截至目前,我們縣的中草藥種植總面積已經達4萬多畝,產量有5500萬斤,產值達3.2億元。中藥材種植已經成為全縣農業農村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伊通縣農業農村局產業化辦公室主任商萬有說。

  如今,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田園社區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模式,已如繁星點點。伊通“櫻桃谷·滿鄉風情”田園綜合體,1000畝地栽植了近30萬棵果樹,除了櫻桃、蘋果、凱特杏、春雪桃、恐龍蛋李子、雞心果等,還有各種*藍莓、山楂、桑葚等。此外,藥材花海、特色牧場也紛紛亮相——春耕的內涵越來越豐富了。

  提前體驗“獲得感”——棚室經濟有“洞天”

  春種秋收乃天數,如今卻被大棚“顛覆”了,春與秋的邊界變得模糊起來。于是,播種的季節就有了金秋的“獲得感”。且隨記者逛一逛農業大市四平的棚室經濟——

  *站:四平葉赫那拉太陽谷現代農業園。

  園區內,棟棟大棚如巨龍盤尾。隨意走進一座大棚,只見幾十種果蔬瓜菜翹首爭春。細一看,記者發現了“問題”:黃瓜頂花帶刺,青翠欲滴,葉子卻都蔫黃蔫黃的。這是怎么回事?園區技術員盧福義解釋說,他們的有機蔬菜,貴在“有機”,種植過程中不允許噴農藥,不允許使用殺蟲劑,也不用化肥,只允許噴灑從礦物質和中草藥中提煉出來的藥劑。因為只能任由其自然生長,所以葉子打不起精神,而且有機蔬菜的防病周期短、產量低,品相也欠佳。

  “還有一個問題,這種有機蔬菜價格較貴。有時候拿到市場上不好賣!”盧福義無奈地說。但在四平葉赫那拉太陽谷現代農業園區總經理許春苗看來,園區就應該始終堅守一顆初心:“菜品如人品,我們的有機菜,種的是一顆良心,做的是一份誠信!”

  第二站:四平市六之維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

  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四平市六之維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火了!原因是這里的大棚有綠色有機草莓。

  千金難買是口碑。這里的草莓使用精細加工過的農家肥,部分菌類肥料高價進口,果實飽滿,味道醇厚,品一顆而“放不下”。

  為確保每一顆草莓的品質,六之維建立了“三級檢驗員制度”,摘果、擺果、包裹,每道工序都要嚴格進行檢驗。合作社理事長王寶忠說,小小草莓還挑起了扶貧的重擔,投資4000萬元建設的36棟日光溫室,讓200多人就業,帶動了平西鄉82戶153人脫貧。

  第三站:四平市惠麗農場。

  太奇妙了!鐵東區山門鎮惠麗農場大棚里的蔬菜,可以不長到土里,在半空中就能生長。而且這里真是“高大上”:蔬菜園和物聯網緊密相連,利用物聯網技術提供開放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統,記錄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通過傳感器,還可以知道成長中的農作物缺什么、缺多少,從而讓生產資料的投放更*,成本也降低了30%—40%。不僅如此,這里把水培、霧培、魚菜共生等科技化手段,同樣運用得淋漓盡致。流連于此,真是格外長見識。

  第四站:梨樹縣高家村工廠式育苗基地。

  登上梨樹縣高家村綠色蔬菜展覽館頂樓,眼前洶涌的“白色海洋”蔚為壯觀。“南有壽光,北有梨樹”,此言不虛。

  規模化的大棚需要規模化的菜苗。以前梨樹縣大棚的菜苗,一部分是自己培育,另一部分要遠赴遼寧、河北等地購買,很是不便。去年,梨樹縣到山東濰坊招商,引進了張志亮等26人組成的技術團隊,自建工廠化育苗基地。這兩天正在緊張施工,預計6月就能建成。

  “有了基地,就能針對梨樹全縣各村的需求,進行工廠化育苗,省時省錢又省心。”基地總經理張志亮告訴記者。

  早計劃、早預防、早服務——當好農民“參謀長”

  春耕一刻值千金。為確保今年春耕生產順利進行,四平市早計劃、早預防、早服務,當好農民“參謀長”——

  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備春耕。2月下旬,全市備耕生產就早早開始了。到4月18日,全市備春耕生產資金便到位20.25億元,其中,農民自籌15.75億元,銀行貸款4.5億元;種子到位2.05萬噸,化肥到位53.74萬標噸,完全能夠滿足春耕生產需要。

  科學組織春耕播種。根據土壤墑情變化的新情況、新特點,四平市組織專家進行研判、會商,確定以抗春旱、保春耕、保全苗為核心,科學有序開展春耕播種。全力推廣落實保護性耕作技術,頂漿打壟,重壓保墑。先播種墑情好的地塊,有條件的地方進行水澆和坐水種。5月上旬,將全部完成玉米播種,5月末以前完成水稻插秧。

  開展農資市場清理整頓。從3月初開始,四平啟動了為期兩個月的農資市場專項整治行動。通過市縣聯動、市直部門聯動和“兩隨機一公開”等方式,落實監管職責,強化屬地監管,確保農資市場經營秩序。兩個月來,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960人次,出動執法車輛506臺次,檢查市場573個次,檢查企業84個次,檢查門店1100個次,入戶倒查1236戶次,查處案件11起。

  在雙遼,農業執法部門到農資經銷企業調研,走訪農戶,與農民座談,利用微信平臺、宣傳車等形式進行宣傳。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資行為,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20余萬元。

  在伊通,縣農業綜合執法隊聯合工商、公安等部門,舉辦了3·15農資打假宣傳,接受群眾咨詢100余人次。全縣共出動農業綜合執法人員520人次,印發宣傳資料2萬余份。

  舉辦農業技術培訓。四平市農業農村局組織農業、種子、土肥、植保、畜牧、特產、農機等方面專家,開展春耕生產專題講座,并組織技術人員深入農村田間地頭,廣泛宣講政策,為農民“把脈”“會診”,現場傳授培苗壯秧、配方施肥、病蟲防治等技術。

  在去冬今春科技培訓期間,四平全市共舉辦各類培訓班689期,培訓各類人員105796人;舉辦科普大集40次,開展咨詢服務58700人次,發放科技技術資料38.5萬份。

  提供應時服務。四平市氣象局從3月20日起,開展大田實地測墑,觀測土壤重量含水率、地溫和土壤化凍等相關情況,*時間向農民發布,目前共發布土壤墑情20余期。針對春播生產關鍵期的降水、強對流、氣溫等氣象條件,開展逐一、細致地研判,通過各種渠道為農民提供*的天氣預報和災害性天氣預警。

  全市增雨作業裝備投入力度持續加大,人影固定作業點達59處,移動增雨車達6臺,高炮達22門,增雨火箭達65套,飛機、高炮、火箭多種作業機制進一步完善。3月22日至5月初,四平地區一直沒有有效降水,各地大田出現不同程度旱象。氣象部門積極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共作業43次,發射增雨火箭彈121枚。5月5日的增雨作業,使全市平均降水量達7.2mm,*降水出現在梨樹縣郭家店鎮14.9mm。其中,四平城區6.6mm,雙遼市4.4mm,梨樹縣9.5mm,伊通縣8.4mm。通過這次降雨,平地基本接上了濕土,正常出苗完全沒有問題。

  為進一步鞏固現有抗旱水源井的供水能力,四平對現有20579眼大井、69579眼小井,總計90158眼抗旱水源井和灌溉設施進行排查和檢修,確保及時有效供水。

  目前,全市水井澆灌能力達424.91萬畝,加上水庫自流灌溉、提水灌溉澆灌能力17.4萬畝,共計形成澆灌能力442.31(含水田70萬畝)萬畝。增加抗旱水源井數量,全市計劃新建抗旱水源井950眼,其中,梨樹縣500眼、伊通縣100眼、雙遼市190眼、鐵東區100眼、鐵西區60眼,新增澆灌能力8.08萬畝。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zhumengqua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