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作為國家重要戰略儲備資源,穩定糧食市場供應、保證糧食生產者的積極性、增加糧食生產收入一直是各級政府部門面臨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我國農業“十三五”規劃提出,農業發展方向是推進農業現代化,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以保供給、保收入、保生態為主要任務。借鑒美國等發達國家經驗,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在國家農業農村部金融支農相關政策的支持下,結合國內實際,以家庭農場為對象,在上海試點糧食收入保險,探索一條新的農業支持保護路徑。
2016年,上海率先開始研究“保險間接補貼與農業直補政策可替代性”課題,在松江、浦東地區開展糧食作物收入綜合保障保險試點工作。后逐漸復制推廣到金山區、嘉定區及崇明區等5個區共計380戶家庭農場參加保險試點,3年累計為共計11.9萬畝糧食作物提供2.11億元收入風險保障;為183戶家庭農場提供5490萬家庭財產風險保障;為1653名務農人員提供4.27億元意外風險保障,在農業補貼直接轉間接、糧食生產“價補分離”、保障農民持續增收等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
其中,糧食收入保險是指當農作物產量減少、價格波動導致投保人實際收入低于保障水平時給予賠償,保險期間為水稻播種結束之日起至水稻收購結束之日止。糧食作物收入保險因產量損失、市場價格波動導致實際畝均收入低于保單約定畝均收入時,保險人補足差額部分;保單約定畝均收入為基準產量(歷史平均產量)、歷史平均價格、保障水平的乘積,實際畝均收入為區域產量、市場監測價格的乘積,投保時按照試點區域前五年平均畝均收入乘以90%計算約定畝均收入,同時設置4檔保障水平和費率供投保人自主選擇,分別為80%、85%、90%和*,在保險期間內,如遭受自然災害或因市場價格波動造成收入減少,按保險合同約定進行賠償。此外,針對家庭農場設計的家庭財產保險、務農人員意外險也為農戶提供了更全面的保障。
糧食收入保險相比較傳統產量保險只保自然風險,收入保險覆蓋了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兩方面因素,補償較為全面。收入保險通過保費補貼的方式讓農戶的收益得到保障,相比較糧食直接補貼、*收購價補貼等“黃箱”政策,是為WTO許可的“綠箱”范疇。該項目自2016年立項后,在市農業農村委的指導下,由上海市農業發展促進中心實施,安信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協作,持續積極推進項目的各項工作。在不斷調整完善保險方案并逐步擴大試點區域后,已有越來越多的糧食種植戶了解收入保險,愿意參加收入保險,運用保險工具化解糧食生產經營過程中面臨的多種風險。
以2018年為例,全年共有4個區107戶家庭農場參加水稻收入保險,分別為浦東區55戶,崇明區12戶,金山區4戶,嘉定區36戶。項目為7.57萬畝水稻提供1.38億元風險保障。當年,3個區保險水稻因受災害氣候影響產量減少,受災家庭農場通過保險理賠,收到保險賠付共計934.95萬元,間接為農戶降低了糧食種植風險,提高了糧食收入。
據悉,糧食作物收入綜合保障保險還創新采用“互聯網+農業保險”。通過GIS服務系統可標識出標的物地址、權屬、作物類型、承保面積等信息,并將相關信息對接至保險公司業務系統,完成在線承保、核保工作。該功能的應用完善了承保標的的地理信息,通過“地單關聯”的功能,提高了理賠的準確性。同時通過微信企業號的開發,讓用戶可以在微信企業號內完成在線投保、核保和理賠等功能,并與保險公司業務系統對接。通過互聯網手段承保理賠,使農戶既減輕投入成本,又大大方便了農戶的使用。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